第四十二章 第一個任務(1 / 2)

“自你來此,已經快三年了罷?”楚懷墨問道。

阡陌一愣,掰起手指認真算了算,方才抬頭望向楚懷塞,麵上帶著一絲感慨道:“確實呢,還差兩個月就滿三年了。”

時間過得可真是快啊。

楚懷墨見她麵帶一絲恍然,卻未見多少痛苦,暗自點了點頭。三年時間,也夠抹平一些傷與恨了。他從書桌上抽出一個信封,遞給阡陌:“看看。”

阡陌遲疑著接過。

為了方便區分,閣內所有來往信件均會用不同顏色的封條封口。綠色代表閣內的日常事務,無特殊保密等級,藍色代表需要花費一定精力去觀注的事務,僅限於內閣弟子及外閣核心弟子知曉,不可泄露給一般閣眾;黃色以上就代表比較緊急的文件了,黃色一般為涉及閣內重要但非緊急的事情或任務,紅色為重要緊急信件,僅有閣主、少閣主、各分閣閣主有權查閱,黑色則是涉及到閣內生死存亡的絕密信件,從立閣之初到現在還向未出現過。

楚懷墨遞給阡陌的信上,正是貼著黃色封條,已經算是機密等級較高的信件了。

阡陌向楚懷墨確認了之後才展信細看,這信上說的是一起重大人口失蹤案。

不管是哪個朝代,哪座郡城,人口失蹤都是一件無法完全避免的事。總有粗心的父母會一不留神看丟了自己頑皮的小孩,也總有窮苦的人會在饑寒交迫之中無聲無息地死在不為人知的地方,更不要說不小心一腳踩空跌落山崖,或是離家路上被人尋了仇……種種意外情況了。

所以近些年蜀中內時不時地發生的幾起失蹤案也並未在蜀城太守的案頭引起多大震動。

但是,每月幾起聽著不多,長年累地加起來,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了。

蜀城太守未在意此事,卻不代表楚懷墨也不會在意。

而造成楚懷墨注意到此事的源頭,卻是三年前在邀天閣分閣初初建樓之時發生的那起意外風波。雖然後來官府的說法是起意外,大約是有人誤將此處當作了公葬地,但是,事後楚懷墨卻並不認同官府的解釋。

當初挖出的那兩百多具屍體雖然因為時間過長都化作了白骨,無法從麵上分辨出什麼,但衣物飾品卻大都保持完整。從著裝上可清晰分辨出,這兩百多人應是來自於同一個地方,是以服飾式樣、風格大都類似,且衣物顏包都較鮮豔,飾品雖很少,但從樣子上看也都屬於年紀較輕的人喜愛佩載的。

二百餘個來自同一地方的青年男女在同一或連續的時間裏暴斃,這場意外背後,必定是存在著不簡單的組織或勢力。隻是,這股勢力需要這麼多年輕人的原因是什麼?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得到之後將這些人殺害又是為了什麼?此間種種,卻是不好妄自推斷了。

不過,無法推斷不要緊,他可以調查。

想要調查整個事件,第一步就是需要弄清楚這二百多人來自哪裏。

這個朝代的交通並不發達,蜀道之難尤為甚,如此多的人一下子出現在蜀城郊外,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這些人本就來自蜀城之中,或蜀城周邊的城鎮。不過,因為建閣前期人手確實太缺少,這一調查工作隻能由楚懷墨親自去做。

經過幾個月的暗訪,楚懷墨終於確定,蜀城之中及其周邊,的確存在數量不低的人口失蹤情況,而這失蹤人口,也的確是年紀正值十四至二十五周歲的妙齡少男少女。

一開始楚懷墨以為這是一起針對青年男女的人口販賣事件,因為各大城池裏均有青樓紅館,而這館裏的姑娘爺都是怎麼來的?不可能都是窮困人家賣兒賣女,總有不小的一部分是來自於人口拐賣,這就對普通人家長相清麗的孩子造成了很大威脅。

但這起案件並不全是這樣。

楚懷墨花費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調查了最近十年內蜀中所有的人口失蹤案件,一樁樁一件件探明了受害者的詳情,卻發現這些失蹤的人中雖然有一些樣貌上佳者,但是也僅僅隻占了一小部分,這些失蹤者除了年齡相對集中,其它條件,比如樣貌、家世等,均是千奇百怪並無定性,並不像是妓館所為。

發現這一點後,楚懷墨更覺古怪。腦子比較簡單的星蕪直接認為這些失蹤都是偶然事件,用不著費心調查——這一觀點引起了楚懷墨和秦疑的強烈不讚同,但當時又正值分閣建成,招兵買馬擴充勢力的關鍵時期,楚懷墨也隻好先將此事放到一邊。

畢竟初期的關鍵人才選拔、製訂分閣的規章秩序、與蜀中各大幫派建立外交、任務安排等事,不論哪一樣都需要楚懷墨本人坐陣,實在無暇分身。

和湛西的隱忍不一樣,蜀中各大派係百花齊放,包容性極強,加上邀天閣本就在中原武林略有薄名,楚懷墨手段雷霆,故而招兵買馬及與蜀中各派的交往都進行的極為順利,早在大鄭曆七十年冬,也就是建閣的第一年年末,邀天閣蜀中分閣就已初具規模,各種任務接收和執行也已走上正軌,在蜀中站穩了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