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常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看上官先得了彌天大運,這走起背字兒又豈是尋常人受得了的。
要說這上官運用三皇炮捶秘技“一身法”強行抽取全身精氣,轉換為心神之力已經是勉力維持,況且此法強行刺激身體潛能,本就有害無益,若長時間運轉隻會全身精血枯竭,輕則短命,重則身亡。本來上官隻想運行片刻,為自己散去紫陽築基之力爭取時間,等一切結束躺上幾天進補一下,過上大半月想來能恢複如初。誰成想屋漏偏逢連夜雨,問題就出在這瀝泉槍上。
這瀝泉槍相傳本是梁山泊的一頭惡蛟,又巧遇得道高人論道而開了靈性,修行千年得成蛟龍,卻因中原戰亂不斷染了煞氣,潛入寶相寺借佛門寶地相助化解煞氣。一天蛟龍煞氣突然失控,惹得神智被煞氣沾染、凶性大發之時,正值少年的嶽王爺遊曆此處,出手將其製服後化作了這杆瀝泉神槍。
原來,這惡蛟雖然修成蛟龍,但在一身凶性未全部散去之時便沾染了煞氣。雖然及時借佛法鎮壓,但煞氣與凶性相合,久久難以化解,最終積重難返才突然失控。終究是以開了靈性不願為惡,見得嶽王爺遂借嶽王爺之手鎮壓己身,一為報恩,二不想辱沒自己這具龍軀,才化作瀝泉槍。
蛟龍本為惡蛟,先開靈性,再染煞氣,所以龍軀化的這杆神槍既有兵刃護主之靈性,又有戰場殺伐之煞氣,深得嶽王爺喜愛。瀝泉槍得隨嶽王爺征戰無數,浸染無數鮮血與戰場殺氣;又有嶽王爺日日以紫日心神之力溫養,加以嶽王爺的氣勁通行,瀝泉槍越加不凡。嶽王爺被招回京當日自感此行凶多吉少,如若身死不忍瀝泉槍淪為他人玩物,於是遣心腹埋槍於寶相寺後,又差能工巧匠仿製了一杆一模一樣的鐵槍隨身攜帶。再後來嶽王爺蒙冤致死,之後平反,再之後宋庭覆滅,中原被暴元統治,漢人死傷無算,再後已是元滅明起,不知何時這埋槍地立一座嶽王廟,還傳出了惡龍林的惡名。
言回正傳,瀝泉槍為蛟龍所化,內蘊蛟龍殘魂,無數年蘊養靈性大增,最終蘊成槍靈。上官以瀝泉槍行紫陽築基法,紫日觀想的心神之力又誤打誤撞喚醒了沉睡的槍靈。槍靈本就是剛剛成型,加上近百年來天地元氣漸漸消失,槍靈成型後便陷入了沉睡,成長極其緩慢,其智不若三、四歲的稚子。槍靈醒後便以為上官乃是嶽飛後人,又發現上官神魂枯竭,情急之下竟然崩解自身來補充上官的神魂。這真的不得不說,人雖然有萬物之靈的說法,有時候卻真的比不上萬物,有些萬物雖然野性難馴,但真要是生死關頭總會出人意外。要知道神魂崩解的過程是不可逆的,決定定要崩解神魂就是要做好魂飛魄散的準備,不說過程中猶如千刀萬剮的疼痛,隻說僅憑紫陽傳承這一點淵源,瀝泉槍就能舍身報主不得不讓人嗟歎。
就在上官以秘法緩解神魂枯竭,準備散去紫陽築基之力時,瀝泉槍靈神魂崩解化成的本源魂力到了。雖然槍靈已經將神魂速度降到最低,害怕神魂崩解產生的魂力潮汐會將上官的神魂衝散,但槍靈畢竟是蛟龍殘魂所化,多年蘊養成靈,又豈是一個從沒有錘煉過神魂的凡人所能承受的。在接受衝擊之後,上官的神魂雖沒有消散,整個神魂的思維卻陷入了停滯,幸得觀想的紫日虛影守護,才沒有被衝擊成白癡。不過,神魂清醒就要等到魂力傳輸結束,神魂恢複掌控肉身卻要等所有魂力和自身神魂融合完結之後。
神魂枯竭的事情解決了,但神魂卻陷入了沉睡,肉身的秘法卻還在運行,隻是一會兒上官的身體便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肌肉繃起到枯瘦如材凹陷下去。已經崩毀大半的槍靈又是大急,神魂剛好,肉身卻出了問題,真是要命啊,不得已下隻得靠殘存的槍靈控製著龍軀所化的槍身融入上官肉身,至於上官會不會化作一個半人半蛟龍的怪物已經不是它能考慮的了。所以在陰森的惡龍林便出現了這樣一幕,在一座破敗的小廟裏,一個渾身掛滿破布條的人癱在地上,露出的皮膚上一會兒紅如火炭,一會兒黑如鍋底,時不時身冒鱗甲頭生犄角,有時雙手變作龍爪,有時嘴生獠牙,猶如妖魔托生,天神降世,當真是一副怪異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