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抱拳一拜,那人隻是點頭,並未作態推辭。秦風心裏明白,剛才眼前之人看似隨心舉動,卻對自己施了一層保護。
因為有了這件事,秦風心裏對著人原本的敵意無形中削減了幾分。不待秦風說話,那人神識圍著秦風周身遊走了一圈,眉頭一皺,因為他並未發現有何異常。於是他開口問秦風:“小子,你剛才道則加身讓你心生感應的是否是那時光之力?”
秦風點頭稱是,那人心裏一驚,卻是問道:“可方便放出元神讓我瞧瞧?”那人問得慎重,似乎生怕秦風不答應。
秦風明白以他身份若想強行破開自己識海也能探查,如今開口想問,自是沒什麼惡意。秦風隻是略做沉吟,便散開識海,放出元神。放出元神之後秦風心底暗暗有些擔心。隻是在看到了那人也是搖頭之後,他心底的擔心卻又消去,因為他看到那人似乎也沒探查出什麼。這說明便是那人也沒想到自己會有第二元神!
想到這裏,秦風心裏暗暗振奮,如果按照太昊與他所說的,自己識海內的元神必然是虛道境。但是他自己的本體元神如今卻已然含了時光之力。如此說來,自己本體元神可算的是實道境了?
隻是秦風此事斷不敢與任何人說起,畢竟自己這本體元神對於這世界來說乃是個異類。即便說了出去,隻怕也沒幾個人會相信。
那人探查秦風神識之後,收起自己神識。皺眉說道:“可惜,沒有抓住時光之道的道則,否則直接進入實道境!以後也不知道有無機會再窺得其中玄機。”
秦風也是麵露可惜之色,這在那人看來,更加坐實了他沒有獲得時光大道,於是麵上露出失望之色。
那人轉而似又安慰道:“不過你破境之時有了時光之力加身,總是還有一線機會再次感悟的。”隻是在秦風聽來,這不像是安慰他,而是像是安慰他自己的。
秦風不知如何回應,隻得回了一句:“但願如此。”
那人此時不知心裏想到什麼,於是不再說話,也不再挾著秦風,而是抓著他的肩膀向前飛去。這一變動在秦風看來雖是細微變化,但他卻是明顯感覺到與之前的區別極大。
剩下一段時間兩人一路無話,秦風忙著熟悉破境後的修為,而那遮住全身的人卻似有著重重心事,是以二人並沒有任何交流。不過這種沉寂很快便被打破。
那人原本正帶著秦風在空中飛行,卻忽然止住去勢,秦風不明所以,看向那人,問道:“前輩,怎麼了?”
那人指了指前方,秦風順著他指的方向向前看去,卻什麼也沒發現,剛要問那人時卻瞳孔猛然一縮。因為在遠處有一道接天水柱在向他們飛速移來。隨著那接天水柱的不斷橫移過來,遠處天色也不再蔚藍,而是變成灰色。即便秦風與那人此刻離得甚遠,也能察覺到水柱之威。
先前太昊在汶上城曾兩次打出過龍吸水的壯觀景象,引得秦風心神震動。可如今在這茫茫大海之上遇到了真正的龍吸水,兩張比較之下才發覺,太昊的龍吸水與之相比,真正的是小巫見大巫了。
秦風麵具驚容,看向那人,說道:“前輩,我們……”
那人抬手示意不用緊張,而是麵色凝重,盯著前方的水柱看去,似要確認什麼。
秦風不明所以,也跟著看去。跟著驚容更甚,因為他隱隱約約看出在那水柱之中似有一個龐然大物在其中浮沉!隻是由於這龍卷風所形成的水柱實在太過巨大,是以想行比較之下,那大物倒顯得有些小了。且隨著那龐然大物不斷浮沉,原本還是晴朗的天空瞬間變得烏雲密布,伴隨而生的還有漫天的電閃雷鳴。
秦風回頭看著那人,不確定地問道:“前輩,那是活物?”
那人點頭。
秦風又問道:“那活物入了龍吸水,會不會死?”
那人搖了搖頭,秦風以為他也不確定,剛要再問,那人卻說道:“這龍吸水便它弄出來的,隻是不知道它此次出世又會驚動多少人。”
秦風吃了一驚:“什麼!”
那人疑惑看向秦風,說道:“你既然知道度朔山,怎會不知道夔牛?”
“夔牛!”秦風心裏吃驚程度不亞於晴天霹靂。腦海中快速飄過關於夔牛的記載。《山海經》裏有言: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而後世炎黃二帝大戰蚩尤之時,黃帝便殺了夔牛取其皮作鼓,由此才戰勝了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