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餘暉,風子俊在大草原的邊緣靜靜探查息壤恢複已經足足三日。
在這三天之內,息壤在無時無刻地從從草原上吸收能夠助其恢複的生機與氣息。
風子俊心裏略略有些後悔。若是知道如此的話,那麼當時在南疆剛剛獲得息壤之時便將之放在千瘴大草原上進行恢複,是否也能如此?
隻是他隨即又釋然了。畢竟那個時候他與顏九川等人忙於整個羅浮山部眾的遷徙,絕對沒有今日之空在此靜等息壤的變化。
念及於此,風子俊便不再糾結,而是繼續觀察息壤。
一日之前,息壤在大地內如同沸水一般不斷鼓蕩,此刻已經化作兩丈見方,上麵充斥著勃勃生機與盎然綠意。
原本風子俊對於息壤的認知便是古意與渾厚悠遠,但是此刻見到息壤透露出來的生機他心中又生出別樣明悟。
原本的息壤給風子俊的感覺是古意與磅礴的氣機,現在息壤除了有這些之外,還多了一道更為富有生氣的清新氣息。
風子俊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人族前輩“息”,他的自我犧牲正是為了給人族掙得一道生機。而息壤正是承載了他的血之力量之後用全部的力量生生從遠古時期的昆侖山上救下了人族。
也正是息壤的緣故,使得人族在遠古時期的獸族、羽族的殘害下獲得了一方能夠繁衍生息,延續種族血脈的土地。
對於人族來說,沒有息壤也便沒有了他們的生的可能。
但是在風子俊原本的理解上來說,息壤有生的氣息不難理解。但是卻能從草木之中攫取代表生機的木道之力,這讓風子俊著實意外。
不過若是按照五行之力相生相克的道理上來說似乎也能說得通,土生木,木生火。
土能生木不就是說明土之道中蘊含能夠讓草木生長的木道之力麼?
要是如此說來的話,那麼土道與木道之力從本質上說其實可以互相促進的。
土生木,木道反過來也能促進土之力的恢複與強大。
土與木,兩者之間似乎便可以生生不息地形成一個循環。
土與木如此,那麼其他幾道能否如此?
比如說木道之力與火道之力。
木能生火,但是沒有說火能促進木刀之力的恢複的。
然而從木道與土道之力的相互促進上,風子俊心中不信不可以。但是他還弄不清楚有木火相宜的存在。
於是風子俊一一回顧他體內的火焰如何獲取,先是光明之火,而後是其他幾種火焰。
驀然之間風子俊目中閃過一抹精芒,火木兩道相宜的存在自然是有的。風子俊一拍腦袋,自己怎麼忘了大金烏與扶桑樹的存在了。
在桃止山之東的扶桑樹上,大金烏精修火道,算的是世間第一火修。而大金烏一身火道之力也能使得它使出金烏化日這樣的神通術法。
而因為大金烏的存在,真個扶桑樹也變得極為神異不凡。先前風子俊曾經將自己身上的扶桑樹枝盡數交於乙羲,乙羲對於那些扶桑樹枝讚不絕口。她曾經說過這些扶桑樹枝內部充盈的木道之力遠超時間的木道草木,甚至於木道之力中隱隱透露出來一道道熾熱的火焰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