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所以你才對皇帝這個位置如此不在乎?”聽完董宣武的講述,朱由檢緩緩吐了一口氣,董宣武所說的事雖然匪夷所思,但是絕不像是胡編亂造的。
“也罷,如果真的是這樣,你要結束大明,那就結束吧!”崇禎皇帝艱難地說道。董宣武如果真的要結束朱家王朝,他無力阻止。說完這一句話,崇禎忽然覺得心頭一鬆,仿佛放下了一個他無法承受的重擔。
“不錯,臣雖然非常不讚成皇帝製度,不過,臣從未想過要結束,大明王朝!”董宣武說道,“當年,太祖起兵反元,驅逐韃虜,拯救萬民於水火,這才讓華夏有了浴火重生的機會,這才有如今的大明。憑此功勳,朱氏有資格成為華夏的皇帝,受萬民景仰。
不過,臣以為,華夏的興亡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人的身上。雖然江山代有人才出,但不能保證每一任皇帝都是有道明君。而且,即使是像唐玄宗這樣有為的皇帝,也難免犯下大錯,導致了安史之亂,讓大唐從興盛走向衰亡。
臣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借鑒了夢中成功的經驗罷了。
朱氏皇族要想永世受人敬仰,不妨可以考慮一下倭國的天皇,雖然倭國的天皇是被迫的。可是,倭國天皇畢竟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可是華夏的朝代,超過三百年的又有幾個?”
“哦,你此話何意?”朱由檢眼中亮光一閃,問道。
“虛君製,準確說來是君主立憲製!皇帝隻保留作為皇室的榮耀,放棄其餘的權力。讓皇帝這個位置不再有那麼大的權力。沒有權力的皇帝,自然就沒有人來爭奪。”董宣武說道。
朱由檢沉默了。君主立憲製是什麼,他當然知道,宣傳君主立憲製的小冊子早在大明暗地裏流傳開來,雖然明令禁止,但各州縣官府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太願意多管這件事。
“陛下,當初的理想,三權分立,經過這麼多年陛下與臣的努力,現在已經做到了,但這些還不穩定,隻有實行君主立憲製,製定最根本的憲法,在憲法中寫清楚君與臣各自的權力與義務。這個基礎才會真正的被築實。
否則,一旦哪個皇帝不願學陛下這般,陛下和臣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將會毀於一旦。這些年的心血,臣放不下,不會眼睜睜看著它發生。
就算臣不管此時,陛下問問滿朝的大臣和百姓,包括保皇黨在內,有幾人願意再回到從前?如果真的有那一天,臣懷疑,就連這皇帝也會從此成為曆史。這是陛下建立最大功勳的機會,做到這一點,陛下就真的是超越所有皇帝的千古一帝!
完成這件事後,臣也該告老,頤養天年,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了。”董宣武勸說道。
“朕還要再想想,再想想!”沉默了許久,崇禎皇帝擺擺手,艱難地說道。
“請陛下三思!”說完,董宣武告退離去。
崇禎三十八年五月五日,在巨大的壓力之下,崇禎終於當眾宣布,大明裝備施行君主立憲。
崇禎三十九年正月十五,經過半年的籌備,大明第一部憲法《大明憲法》麵世,大明正式施行君主立憲製。
《大明憲法》第一條規定:大明皇帝作為大明的最高領袖,代表著大明的全體臣民,不得直接參與國家治理。
《大明憲法》第八條規定:當暴政來臨時,大明百姓有權力和義務反抗暴政。
同年三月,董宣武致仕,不再擔任具體官職。
崇禎三月三日,為了表彰董宣武為大明做出傑出的貢獻,經崇禎皇帝同意,冊封董宣武為安國定邦武定王,世襲罔替,地位僅次於皇帝。
(全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