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鼯鼠(1 / 3)

鼯鼠也稱飛鼠或飛虎,是對鬆鼠科下的一個族的物種的統稱,稱為鼯鼠族(Pteromyini)。全世界現存13屬34種,中國有7屬16種,其中中國特產的有3種:複齒鼯鼠、溝牙鼯鼠和低泡飛鼠。本類動物多數分布在亞洲東南部的熱帶與亞熱帶森林中,僅少數幾種分布在歐亞大陸北部和北美洲的溫帶與寒溫帶森林中。

其飛膜可以幫助其在樹中間快速的滑行,但由於其沒有像鳥類可以產生升力的器官,因此鼯鼠隻能在樹、陸中間滑翔。主要分布於亞洲、歐洲和美洲的熱帶與溫帶雨林中,已發現多達43個不同種類的鼯鼠。21世紀初以來,由於大量獵殺,鼯鼠很可能滅絕。

現在因容易馴化而被常人們作為通人性的小寵物。此外,鼯鼠不屬於鬆鼠,它們是鱗尾鬆鼠亞目的小動物,常被部分人們搞混。

外形特征;

一般成年鼠體長約25厘米,尾巴幾乎與身體等長。當它不開飛膜時,外形類似鬆鼠,背毛呈灰褐或黃褐色,腹麵灰白色,四足背毛橘紅色。鼯鼠頭寬、眼大、耳廓發達,前後肢間有寬而多毛的飛膜,借此起滑翔作用,後肢略長於前肢。體型多為中等。小飛鼠屬體長13厘米以上,大鼯鼠屬體長50厘米以上;多數種類的毛色都比較豔麗;牙齒多為22顆。

生活習性;

鼯鼠喜歡棲息在針葉、闊葉混交的山林中。習性類似蝙蝠,白天多躲在懸崖峭壁的岩石洞穴、石隙或樹洞中休息,性喜安靜,多營獨居生活。夜晚則外出尋食,在清晨和黃昏活動得比較頻繁,它行動敏捷,善於攀爬和滑翔。素有“千裏覓食一處便”的習性。有固定排泄糞便的地方。以堅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蟲和小型鳥類為食。

發情交配

每年春季為鼯鼠的繁殖季節,交配多在2~4月進行。人工飼養時,可在繁殖期間將發情的鼯鼠配對飼養,讓其自由交配,也可將雄鼠抓入雌鼠處,待交配完成後,再放入另一發情雌鼠籠內。鼯鼠的發情期一般為1~4天,此期間雌鼠和雄鼠的生殖器都呈紅色,並向外翻出。交配前相互呼喚並追逐,稍後即開始交配,一般幾小時內可連續交配多次。隻有雙方配合好才會受精,否則可能發生咬傷現象。如果雌鼠在一個發情期內沒有受孕,大約經過7天,還會再次發情交配,直到受孕,然後將雌雄鼠分開飼養。發情期的鼯鼠食欲下降,應盡可能提供少而精的喜好食物,如鬆子、柏葉等。

懷孕產仔;

鼯鼠的孕期為70~90天,一般年產1胎,每胎產仔1~4隻,多數為2隻。懷孕期間應加強雌鼠的營養,可捉些甲蟲等小動物投喂,應從中期開始增加精料的比例,可用玉米煮成粥,再加些食糖喂給雌鼠,另外添加些鈣粉和維生素,以保證胎兒發育的需要。5~7月為鼯鼠的產仔期,臨產前的雌鼠,乳房腫脹,尿頻,產仔多在夜間進行。

哺乳育幼;

剛出生的仔鼠嬌弱無毛,眼睛沒有睜開,嗜睡。一般在18日齡以後睜開眼睛,40日齡開始長毛。哺乳期30~40天,也有長達100~120天的。哺乳期間須調理好母鼠的營養,增加食物的質和量,補喂多維的果蔬和精料,如加糖的玉米粥、胡蘿卜、野果等,確保母仔正常發育。還要注意觀察母鼠的哺乳情況,發現母鼠乳量不足時(如產仔數多),需及時另找產仔少的母鼠代養或進行人工哺乳。一般每隻母鼠隻能哺乳2隻仔鼠。鼯鼠的母性很強,非常愛護仔鼠,不足3月齡的仔鼠均由母鼠帶養,此期可給仔鼠飼喂加糖的玉米麵粥及嫩葉等。直到仔鼠長到3月齡,才可獨立出巢活動采食,此時應及時將母仔分開飼養,以免環境驟變時,母鼠咬傷仔鼠。離母的仔鼠應按大小分群飼養。

分類;

從屬鼯鼠可分2個亞族、15個屬。細分如下:

鼯屬族Pteromyini

亞族Glaucomyina

屬Eoglaucomys

北美飛鼠屬Glaucomys

鼯鼠

箭尾飛鼠屬Hylopetes

喜鳴飛鼠屬Iomys

小飛鼠屬Petauril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