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徐紫蕙和張孟莉奔波在W省、Q城和L省時,潘月明也已經正式在水木清華小區上班,做了一名物管客服。
水木清華物業管理處的經理,姓羅叫夏青,也是一個精幹的女性,剛剛做媽媽不久,很有愛心。關於潘月明的情況,她早已從陳湖那裏打探清楚。
潘月明是集團老總安排過來小區上班的,而且還特意囑咐讓姚小鳳也帶著潘月明,多學習一些為人處世的技巧,通俗點說,就是人情世故吧!
羅夏青是個很有耐心的人,她相信,隻要自己去做,去和潘月明溝通,就一定可以幫助潘月明走出誤區,從而快樂工作,快樂成長。
因此,從潘月明來報到那一天開始,羅夏青就很注意觀察潘月明的工作和生活情況。
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羅夏青發現,潘月明可以用“純潔”兩字來形容,他對於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很看不慣,一身正氣地見到有任何他覺得不對的地方,他總是不分場合就指出,這讓有的當事人感覺有點尷尬。
可偏偏潘月明又是一個好表現的人,在這裏,羅夏青把“好表現”定義為中性詞,因為,潘月明的好表現,有時確實是有理的。比如聽到人們議論有人看不起病,他總是義憤填膺,抨擊當前的醫療製度,甚至大方地把口袋裏的錢全部捐給有需要幫助的人,根本不去想自己接下來的日子怎麼過。
可有的時候,別人誇獎一下潘月明,說他曾經的輝煌如何如何,他也是滿腦子的高興,現場就會給大家表演幾個高難度的動作,比如空中前滾翻、身體的柔韌度等等,可以說,小區的任何一塊空地,都可以潘月明表演的舞台。
盧夏青看到這一幕,真是好氣又好笑。偏偏有人又喜歡湊熱鬧,總是慫恿潘月明進行這樣那樣的表演。有一次,他又在眾人的起哄和圍觀中表演空中翻滾動作,結果差點把一個小孩壓在身下,當時,嚇得小孩“哇哇”大哭起來,一旁站著的家長也已臉色變青,嚇得不輕。
綜合潘月明的種種變現,盧夏青可以初步認定,潘月明還沉醉在往日的光環中,沒有走出來。他很想被社會承認,融入到社會生活中來。可他又看不慣社會上的種種不公平現象,凡是都喜歡發表幾句看法,有時還真讓人下不了台。
剛開始,大家還是以一種看熱鬧的心態和潘月明相處,也覺得一個曾經的明星和自己共事,那是一種榮幸。可幾天後,大家覺得,所謂的明星,也不過是如此嘛,沒有三頭六臂,心智還很幼稚,甚至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憤青。
有些人已經開始慢慢疏遠潘月明,可他卻一點也沒有意識到大家對他的態度已經有所改變,每天還興衝衝地用自己的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如此一來,肯定就有人心生厭煩,覺得潘月明這個人怎麼這麼沒有自知之明,總是以為天下老子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