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不安,戰事將起,楚嘉上下皆是人心惶惶。
出戰前和翠去見了莞辰,不知他們談了什麼,和翠出來時,一改近段時日的陰鬱,看上去連精神都好了不少。
蘇瀛出行前,進宮了一次,我站在莞辰身邊,一語未發,隻聽著莞辰囑咐他需注意的事宜。
他們談話期間,我不是沒察覺到蘇瀛時不時朝我投來的目光,我隻是裝作不曾發現。
赫國的兵馬,加上和翠的幫助,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
直到一場暴雨阻隔了蘇瀛軍隊的去路,將他們困在一座山中,而齊州兵馬在這期間,已走過三座城池,直奔攏城而來。
繞後包圍不僅要動作迅速,還需天時地利,這麼一耽擱,蘇瀛他們的行程,比預定晚了不少。
李南原到達攏城附近時,蘇瀛還遠在千裏之外。
叛軍之所以這麼順利的來到攏城附近,是和翠計劃起了作用,她手下分散在齊州附近的兵馬,在李南原行軍前,就通知周圍居民,關緊門窗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出來,也不必阻攔。
莞辰也授意,攏城周邊城池的楚嘉子民待在屋內,盡量不要外出。
服從的百姓占了大多數,可也有不少並非刻意安排,而是內心不安向李南原投誠的人。
李南原深知,莞辰此舉搞不好是想甕中捉鱉,他卻不懼。
莞辰也清楚朝中怕是還有李南原的眼線,但隱藏極深,不好拔除,如今更是不能輕舉妄動。
不安因素很多,民心不穩,莞辰成日待在乾成殿鮮少出來,我也不知該如何幫他,隻能盡可能的製住後宮那些蠢蠢欲動的人,讓他無需在分心費神。
“將那些舉止可疑的人,都記錄在案,以免到時無蹤跡可尋。”
歐陽紫琳聞言皺眉:“娘娘是怕他們在驚慌下,投靠叛軍?”
我道:“不無可能,誰知道宮裏還會不會潛藏著第二個第三個淩茉。”
歐陽紫琳笑了:“趁此機會肅清皇城,倒也不錯。”
夜裏,我去乾成殿尋莞辰,他埋首在桌案前不知寫著什麼,神情專注。
良久後他抬眸說:“李南原已聚兵在城外。”
我不語,他又道:“你怕麼?”
我搖搖頭,笑了:“臣妾從未怕過。”
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隨後低眸繼續埋首處理政事。
李南原的兵馬,已在城外駐紮了半個多月,最後選在初七那日進攻,挑了換班時守備最薄弱之處突襲。
宮內的確有他埋伏的內應,也有不少擔心有性命之危的宮人投靠於他,叛軍自城門而入,直朝皇宮而來。
加上內應的協助,一路上可說是暢通無阻。
聽說消息時,我正在用膳,飲下最後一口湯,我道:“咱們走吧,去尋皇上。”
收拾妥當沒等動身,我卻先暈了。
在醒來時,已置身皇宮之外,朝城外趕去。
而在此期間,叛軍已攻入皇宮,到處都是一片混亂,玉淑宮緊閉多日的宮門大敞,霜禧宮驚叫一片,永和宮各個神色緊張.......
一片混亂中,歐陽紫琳卸下釵環,著一身素裝,在宮人護衛下,朝鳳儀宮而去。
卻不知,早已有人先她一步,到了鳳儀宮。
途中遇到叛軍,不得不繞道,正在焦急之時,歐陽紫琳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在倉惶人群中穿梭,直朝乾成殿奔去。
“快走,先去乾成殿!”
李南原兵分三路,一路直奔鳳儀宮,一路於乾成殿,一路清掃宮中侍衛,阻擋禁衛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