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渡以殤,無憂無怖;即得前緣棄,又何苦追尋兩世,執念太深、惟有自苦。一葦以航,能否渡爾過苦海?
——題記
珞珞與洛桑,隨著商隊、伴著駝鈴鐺鐺聲,走過了沙鳴山看過了綿密的星空流轉。圍著篝火,喝著烈酒、還有那滄桑的古曲小調。終於在第三十六天的時候,走到了洛桑的家鄉。
犀香味有些淡了,珞珞還以為是那個走了呢。沒想到,卻是雪域藏國到了。冰雪之地,藍天如寶石、綠草翠如染。還有冰冷刺骨透明晶瑩的河水溪流、悠然散步的牛馬羊群……
在遠處,是白色的各達法宮。據說,那是雪域藏國的一位國王,為了紀念死去的王後而修建的佛法功德宮。裏麵供奉著過去佛未來佛,還有原天古佛等佛陀。
“走吧,我帶你去見我弟弟還有****喇嘛師傅。”洛桑望著法宮亮閃閃的尖頂、對著珞珞說。珞珞點點頭,氣喘籲籲的跟著洛桑拾階你而上。
間或碰到一些朝拜的信徒,虔誠的三步一叩首,念念有詞的衝著雪山方向蜿蜒而去。洛桑說,那是信徒的朝聖。
珞珞看到法宮四周的牆壁上,繪滿了彩色壁畫。其中有一幅是大樹緊那羅王帶領緊那羅眾自香山來詣佛所,於佛前彈奏琉璃琴,琴音普皆聞此三千大千世界。
珞珞覺得,這個場景特別熟悉。魔喉羅伽眾有點像兩個一塵,又有點像秦時。而天眾中一個身影卻也讓珞珞更加困惑。
“看待呆了呀?”洛桑伸出手在珞珞眼前晃晃。洛桑的手影處,是三目四臂的阿摩提觀音,其中的二臂執持著珞珞見過的鳳頭箜篌。
“有些困惑。”珞珞誠實的說出了自己的感覺。於是,洛桑就搭了一把手:“這都是佛教故事,完全能看懂你就是我師傅了,走吧。”
於是,珞珞很快就不在多想了、他們這時已經到了法宮最頂端。吸引珞珞的,卻是一大麵的影屏壁畫,她不由自主的走向那麵壁畫所在的偏殿。
壁畫上,除了畫了飛天舞於佛會前之外,還畫了兩幅一葦渡江的故事。似是準確的說,另一幅是一葦以航。第一幅,珞珞聽一塵說過:以前有位梁武帝,酷愛佛法,昏庸無道、他建了很多佛寺。
後來,他遇到了達摩祖師。梁武帝不實祖師真諦,後經人提醒,知道祖師是觀世音菩薩乘願再來,傳佛心印。
梁武帝後悔了,派兵追趕、祖師正好走到江邊,順手折了一枝蘆葦、擲在江中,腳踩蘆葦,悠然北去……
可是,那幅一葦以航是何意思?“那幅畫,是布施功德的一位白衣公子畫的。他曾仿祖師明誌,一葦以航渡苦海無邊之人魂,永化怨憤悲戾、勘破而入極樂世界。後來,我收他為徒。”
洛桑的師傅、****喇嘛,為珞珞解惑。“不過,他一直在法宮內坐禪……”****喇嘛補充說明,他黑紅的臉上,有著老者的祥和與行者的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