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昭從前一直處於懵懂的狀態,不僅懵懂無知,還十分倔強叛逆。劉徹因為他的這種個性,曾給過他多次的懲罰,但劉元昭不知悔改。
直到如今,劉元昭察覺到宮中的氛圍變得有些不同之後,仿佛開了竅一般,開始悄悄地從禦書房找人幫他搬出許多治國理政方麵的書籍來不斷翻閱學習。
劉元祉從下人口中得知,“元昭少爺近日來十分刻苦,經常埋頭苦學,潛心鑽研史書典籍,經常秉燭夜看,還很留心地摘錄筆記,態度較之以前實在是有極大的轉變。”
弟弟能有此轉變,也令劉元祉心生安慰。他暗中派人打探劉元昭還缺什麼東西,隻要有需要,他都會一一送去。
難得他突然改變心性,願意下功夫在鑽研上,劉元祉自然是要多鼓勵他的。
劉元昭正如下人口中所說,時常秉燭夜讀,對曆朝曆代政務治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廢寢忘食,自覺以往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在閑雜之事上,懊悔不已,因而更加勤奮刻苦。
白經莞看到劉元昭這種轉變,倒不像劉元祉那般欣慰。
“元昭,學習會兒也要注意休息,不要把學習看的太重,身體要緊。”
她倒並不在乎劉元昭是上進還是不上進,她隻覺得一旦劉元昭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陪她的時間自然就會變得很少了,這是讓她最頭疼的事。
其實,劉元昭有沒有多大出息,她根本不介意,因為她的實力本身就足夠強大,完全能夠養著劉元昭,看到他突然勤奮起來,白經莞反而會有些不太適應。
“元昭,根本用不著這麼刻苦啊,你隻要守在我身邊就好啦,我可以把你想要的一切都給你,你想實現的一切都幫你實現啊,犯不著這麼辛苦。”
但劉元昭並不理會她的話,他心中突然爆發出了這種熱情,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熄滅的。
白經莞對此憂心忡忡,覺得劉元昭是“偏離了她替他設想好的軌道”了。
她替他設想了一個“吃軟飯”的軌道,但偏偏劉元昭突然振奮了起來,整個人完全改變了氣場。
白經莞花費了很長時間才逐漸接受了劉元昭的這種轉變。
劉元昭原本就是一個有抱負的人,隻是以往有些不得要領而已,如今一旦開了竅,便無法止歇,奔著一個強烈的勢頭而去了。
“你什麼時候才能陪我?”
白經莞趴在桌子上,看著奮筆疾書,一臉正經,對她愛答不理的劉元昭,忿忿不平地用手遮住了書頁。
劉元昭歎了一口氣,皺著眉,總算抬頭看了她一眼。
“你先去找其他人玩一陣吧,我待會兒來找你。”
白經莞嘟了嘟嘴巴,忍不住發起了牢騷。
“突然變得這麼刻苦起來,我真的很不習慣呢。你到底什麼時候能陪我?你不陪我,我就去找別的男人陪我了,你不怕嗎?”
劉元昭又歎了一口氣,總算放下了手裏的書本,答應陪白經莞玩一陣,但隻能是一小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