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綠星表達得不是特別準確,所以流浪號並不是很理解。
陸塵覺得用“熵增定律”能更方便的解釋這一現象,所以他當即向流浪號解釋了起來。
簡單來,“熵”其實就是熱力學當中的一個特有名詞,用於形容一個體係或係統混亂程度的度量。
也就是,你們可以將熵理解成和長度單位、溫度單位度一樣的度量單位,隻不過前者是用於形容顯而易見的單位數值,而熵則是用來形容一個係統混亂程度的單位。
當一個係統的混亂程度減時,稱之為熵減。
當一個係統的混亂程度增加時,稱之為熵增。
由熵增所提出的“熵增定律”就是熱力學當中的第二定律。
熵增定律認為,在一個孤立的係統中,其混亂程度的總體趨勢總是會趨向於熵增的,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用在溫度上的體現就是,高溫物體會自發的向低溫物體傳遞熱量;用在事情上就是,有序會自發的向著無序發展,這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事情的發生都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且不可逆。
所以,如果把宇宙看成一個孤立的係統,那宇宙中的高溫傳向低溫就是一個自發的過程,當全宇宙的溫度平均之後,就會處在一種熱平均的熱寂狀態,熵增將達到最大值,係統的混亂程度也達到最大值。
這時的宇宙將不會再發生任何變化,無法誕生恒星,不會產生能量交換,所有生命都會死亡。
最終。
宇宙也會成為一個黑暗死寂的宇宙。
從熵增定律來看,宇宙也並不是永存的,宇宙也有著自己的壽命,隻是宇宙的壽命可能萬分萬分漫長罷了。
對於熵增定律的理解,有些人可能會存在誤區。
比如,有人認為熵是可以熵減的,混亂的事物也會向著有序逆轉,高溫在技術支持下不一定會向低溫傳遞能量。
誠然,這些都是有可能的,熵減並不是傳,也是時時刻刻在發生著的。
但仔細考慮一下,要達熵減,比如將一個混亂的社會管理好,就需要付出別的資源;比如將一杯冷了的水再燒開,需要付出電能或其他能。
根據質能公式得知,質量其實就是能量,兩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所以在某些事物上實現熵減時,一定會需要消耗別的能量,因此從包括這兩者的係統來看,整體的熵終究還是在增加的。
所以,某時段或某事物的熵減,並不會影響整體的熵增。
再舉個淺顯的例子,人類要發展自己,要管理好自己的文明社會,那必然需要從外界獲取資源能量,當人類社會進入有序的狀態(熵減)時,其實整個自然界卻遭到了人類的破壞,變得更加混亂了,所以從整體來看熵仍是在增加。
再回到宇宙角度。
在宇宙這個孤立的係統中,質量轉為能量,高溫能量會自發的向低溫傳遞,溫度最終會平均的布滿每片空間中,這是按照理論一定會發生的事,隻不過可能會需要非常非常漫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