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孫清娜也會路遇曾經幼兒園時期熟識的家長,不少家長瘋狂訴苦幼升小有多麼不適應。
幸而有左庸鎮定壓場,她家完全說不上雞飛狗跳。
整體來說,適應得還算好,沒有給家長帶來太多煩惱。樂趣倒不少。
他看到一個爸爸送他的女同學,在校門口bye-bye親親,他也非要去親親。
他說每天下課都要保護某某,不然就會被隔壁班的誰搶走。
他說看不慣一個男生欺負一個女生,他決定成立一個見義勇為隊伍。
他說班級裏有個他喜歡的女生,女生成績很好,自己越來越喜歡。
他說他的老師們都很喜歡他,證據多得三天都講不完,反正講不完,就不講了。
他說他自薦當日新好學生,自薦完了台下沒有人舉手,自己很生氣。
他說他要記錄班級裏的事情,等小學畢業出書,簽售,賣給同學……
孫清娜在聽過別的家長訴苦後,常會笑著說,哪天不需要鬥智鬥勇,他就長大了。家長就不被需要了。
珍惜吧。
感謝他現在還需要我們去鬥智鬥勇。
感謝他一番掙紮之後仍舊願意合作。
感謝他不拒絕去學校。
感謝他記得每天的作業。
感謝他從來沒有讓我們家長被通知到老師辦公室。
感謝他讓我們體會為人家長的喜怒哀樂……
有的家長聽完之後搖頭依舊,有得家長聽完之後若有所思。
一直到一年級的下學期,家長們討論私立、公立的話題,才徹底安生下來。
在魔都,公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每周有三天2:45分放學,另外兩天3:30分放學。
秋天的魔都,這個時間放學還豔陽高掛呢。感覺時間好充沛。寫完作業,喊上夥伴,在小區裏成群結隊奔跑,真是快樂無比。大家都在喊減負,減負的小學生活就是這樣的吧。
課程設置上,每天都有一節體育課,不用擔心孩子室外活動太少。周五還有興趣選修課,上興趣選修課時,采用走班製。歐元讀的繪本選修,據說是一位副校長在上課。
其他課程設置有:語文、數學、英語、美術、唱遊、自然、探究。
歐元說,除了語文,他最喜歡的就是探究課了。這門課五花八門,簡直不像一門課。
而內容設置上,才翻語文書,孫清娜就一個字:服!
滬教版語文教材開篇是為期一個月的準備課程。每節課學一句話,諸如“我是小學生。“我開開心心去上學”、“學校裏有老師,有同學”、“我們在操場上玩。”等等,被左庸和孫清娜笑侃為“洗腦”。
接受了正向思維的孩子們,很容易用積極的心態麵對他的新生活。語文課裏,滿滿的心理學小心機。
正式內容安排也很棒。一開始是朗朗上口的兒歌,最後才是語言優美、精煉的短文。漢語拚音分解在每篇課文裏,在實踐中學。
歐元因為已識漢字,且又英文先入為主,未上小學前,對漢語拚音一竅不通。他並沒有上過外麵的漢語拚音補習班,就是跟著老師學會的。而且,學得還不錯,已經能用鍵盤自己寫段落文字了。
而那些上課的老師們,孫清娜同樣是服得不能再服。
老師們管孩子很有一套。非常明確地向孩子們立規矩。上課要有上課的樣子,坐姿端正,不亂講話。下課不能太瘋,校園裏不可以打鬧。放學輪流值日。
孫清娜參加過學校裏的一次公開課,簡直為老師們的教學組織感到震驚。
上課前,孩子們有序地打開前一天的作業,每一個孩子將雙手伸向腦後,從後桌那裏接作業本,第一排的孩子負責清點數目,教給老師——這樣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不需要一個個翻開,避免時間浪費。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自己專屬的儲物櫃。儲物櫃在教室的後部。到班級後,書包放儲物櫃,早到的孩子坐在座位上,跟著提前安排好的領讀學生讀語文課文。或者跟著提前安排好提問題的學生做數學。
數學類似10的分合。一個孩子說:我出7,其餘的孩子們齊聲說:我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