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幽靜竹林心暗慕(1 / 2)

蘇漓若從懷裏取出錦囊,迷離失若,眸光流轉,不舍移開。

小唯關好門窗,回身見狀,心裏暗道:公主從暮堰湖回來客棧已有兩個時辰,卻癡癡呆呆悶不作聲。她忍不住嗔怪道:“公主,你往後可不敢再如此膽大妄為,一個江湖莊主,你怎可與之結交同行?萬一被歹意之人識破,豈不身陷於危險之中?”

蘇漓若聞言回神,泛泛微笑道:“小唯,你說他…怎麼那麼厲害,一眼就能看出同心結所在之處?”

小唯不悅跺跺腳,懊惱道:“公主,奴婢與你所說,你怎可一句也聽不進去?罷了!尋思咱們已出來三日,不如明天回宮吧!省得被兮姥姥知曉,奴婢不脫層皮才怪?公主恐怕也會禁足麵壁,少不了挨一頓訓…”

蘇漓若煩悶地收起同心結,瞪目怒嗔道:“你這丫頭,愈發大膽,兮姥姥此去廣嶺寺少不了一月半載,怎會知曉我等偷偷出宮?再者,我此番越矩無非是來暮堰湖畔寒楓塔尋同心結,即使父皇發現,亦不會怪罪於我。你倒好,竟敢嚇唬本公主…”說著,作勢凶她。

小唯卻不懼怕,臉色更加肅然,嚴謹道:“公主良善,哪裏會知道江湖險惡人心叵測?奴婢不敢冒險置公主於無妄之災。”

蘇漓若不怒反笑,伸出纖纖玉指戳了小唯額頭道:“你呀!從小跟我生活宮中,哪曉得什麼大道理?不過是兮姥姥威嚇於你,灌輸這些危言聳聽,你倒反過來竟教訓起我來?罷了罷了!今日我累得緊,便不與你爭休。”

小唯皺眉奴嘴,亦有些不服道:“公主總是欺負奴婢比你小,即便有理也可以不聽奴婢勸告…”

蘇漓若笑吟吟拉過小唯道:“好了!你這丫頭總是得理不饒人,如今我了了心願獲得同心結,過兩日便返程,決不食言!你不可在我耳邊再叨嘮,趕緊替我更衣,我困的泛。”

小唯這才緩和緊張臉色,侍候蘇漓若就寢。

這也難怪她擔憂,她五歲入宮,便被挑選陪伴公主。自小與公主朝夕相伴,十年不曾分離,雖尊卑有別,但公主心地純善,待她情同姐妹。倆人年齡相差幾個月,興趣相投,性格相近。

此番趁著兮姥姥遠程去廣嶺寺探望大公主,小公主便籌謀偷偷離宮,尋覓心心念念的同心結。小唯憐惜小公主自幼沒有娘親,又經不起軟泡硬磨,隻得答應陪同小公主遊暮堰湖,觀寒楓塔,尋同心結。

但畢竟是深鎖宮中,不諳世事,初涉民間,深隱危險,懵懂不知,難免擔憂。

翌日,蘇漓若一大早便帶著小唯出門,原來是她前天打聽到今日廟會,聽聞民間廟會熱鬧非凡,聚集各路英雄好漢,盡顯卓越看家本領。

蘇漓若仍是一身清雅男裝,拉著以小廝打扮的小唯,穿梭在擁擠的人群。她很快就被一處密密麻麻圍觀人群所吸引,費了半天勁,終於擠進外三層裏三層的人群中。

原來是街頭賣藝!幾個壯碩大漢正在表演口吞火焰,兩三個妙齡少女則在逗猴子。機靈調皮的猴子撓撓耳朵,垂垂頭,骨碌碌轉著眼睛蹦蹦跳跳作揖抱拳。精彩的表演令她眼花繚亂,禁不住隨著眾人鼓起掌聲,連連喝彩。

蘇漓若好不興奮,稀奇地東逛逛西看看,見識廟會不少有趣景象。不覺已臨近午時,她回頭尋小唯,這才發現不知何時已不見小唯身影。

她驚恐地四處張望,攘攘熙熙街上望不見頭,盡是人影攢動。

蘇漓若無心再逛廟會,慌忙地往回尋去,尋了一段路並未見著小唯,她沮喪垂頭,暗暗歎息:怎會忘了與小唯約定,倘若是走散可在哪處聚集!此刻她身無分文,秋陽耀烈,照著她又熱又餓,真的與小唯走散,隻怕會淪落街頭。

蘇漓若正納悶不樂,有人急衝衝撞擊她的肩膀,她一個重心不穩,跌倒在地,摔得她呲牙咧嘴,疼痛難當。正要惱怒,卻見撞擊之人飛快跑走,她嘀咕自認倒楣,又叨責怎會有如此無禮魯莽之人?

她艱難起身,拍拍身上塵土,猛然呆住,驚呼道:“啊!我的錦囊?”她顧不得疼痛疾步追去。

因她自小練舞,身形較輕盈,很快她追到撞擊之人進了茂密林子。

那人停住腳步,回頭喋笑道:“小子,不錯呀!竟然能追上。”

蘇漓若怒目注視道:“大膽盜賊,快還我錦囊!”

那賊人一副邪惡麵目,狂笑道:“簡直不知死活!不過,細皮嫩肉的,應是富貴人家小公子,若我虜走,定會得不少贖金,如此,也不枉我多日未開葷…”言罷,逐向她逼近。

蘇漓若心下慌亂,急步後退,恐怒叱責道:“無恥之徒,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口出狂言,無視法規,可惡之極!”

那人不答,揮手向她肩膀抓去,來勢洶洶,令蘇漓若臉色大變,慌忙疾足跑開。

卻不料那人騰空而躍,擋住她的去路,嗤笑道:“小子,別白費力氣,乖乖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