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燈會節。
帝都長街,人潮擁擠,燈籠掛滿街頭。兩邊商鋪門口均點亮燈籠,光芒如晝。
說是燈會,實則是文人墨客爭詩鬥詞之聚首,而且尤為激烈。
街頭熙熙攘攘,文客三三兩兩結群,或執扇沉思,或負手吟詠,偶有絕句驚豔耳目,引來一陣喝彩掌聲。
蘇漓若一行人來到帝都最熱鬧燈籠會場所,處於街東盡頭的飛雕玉刻沐春樓。沐春樓每年燈會吸引眾多文人騷客來此爭奇鬥豔,其中不泛名伶歌姬。
沐春樓形狀似碉堡,樓層有三,以圓形式,中間空曠,設為樓堂大廳。碩大的樓廳置掛各式各樣,形狀逼直,俏皮可愛,惟妙惟肖的動物人物的燈籠。燈光五顏十色,閃爍著柔暖的色澤。此時地位較高,身份偏重,名氣頗大的儒雅之士已聚集在一樓廳堂。
他們各自三四個,或五六個圍繞一桌,桌上擺著幾樣精致小點心,他們品茶觀燈,詠詩賦詞,每桌旁立著一小僮添茶。
蘇漓若見德純,風玄煜出示令牌後,方得入樓內。他們選一桌臨窗而坐,略為偏旁些,然,毫不影響觀看文客們豪情雲天,以文會友,詠詩賞燈的熱鬧景象。
風玄煜少年離朝,對於燈會鬥詩奪魁之事並不熟悉,尚屬首次臨觀。倘若不是德純邀請蘇漓若來,他決不會出現在此。
風玄煜執杯品茶,表情盡顯漠然,冷眼觀察大廳內的眾多文雅儒風之士。
德純心中暗暗唏噓。想起豆蔻年華時每年都親臨沐春樓,收集奇詩妙詞供於欣賞,自此已有二十餘載不曾露麵沐春樓。
嘉卉和風玄晟對精致美味小點心很感興趣,二人專心品嚐,低俯貼耳輕聲交談。
而蘇漓若則興致勃勃托腮細聽他們的精彩妙句。
這時,大廳門口進來了一對男女,男的溫潤而澤,女的嬌俏柔美。
待他們走入廳正中,嘉卉眼尖,瞥見他們,呼叫道:“三哥!”
眾人抬頭一看:不正是風玄璟嗎?身邊還帶著飄逸嬌俏的清依。
風玄璟淡然一笑,舉步過來,打過招呼,二人相繼入座,圍成一桌。
風玄煜見清依緊挨風玄璟身邊而坐,神色淡定從容,沒有絲毫扭捏羞態,一切似乎理所當然。
風玄璟邊與德純交談邊為清依置來一碟小點心,放在她麵前,示意她嚐嚐。
風玄煜眸光冷了幾分,靜靜凝視。以風玄璟這麼多年的清心寡欲,何曾對人如此細心入微?更何況隻是一個偶遇的紅顏知音。看來風玄璟帶回來的這個女子不簡單!
清依拿了一塊小點心,專注嚐品,遂嘴角掠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似不經意間抬頭,觸目風玄煜的冷漠目光,她深隱的笑意逐漸擴散,露出柔美的笑容朝他頷首。
風玄煜麵無表情,冷然移開目光,朝喧嚷的大廳望去。
此時,一個蕭雅英俊的青年站立中央,一番深思之後,緩緩吟道:
初綠高柳亭水閣,
驟雨朵朵珍珠羅。
人生幾何芳樽酌?
鴛鴦驚夢蘭舟外。
此詩描述夏日景象,也表現出文人灑脫的心情。
原來,賞燈鬥詩是由懸掛大廳半空的奇異燈籠自動旋轉,待停留在那一桌上空,它會慢慢飄落桌中間,佇立片刻大發異彩光耀,那麼此桌的人要派出一人舉步站在大廳中央雕欄上,即興詠出與燈籠題目相應景的詩詞。
那人話剛落音,蘇漓若不由暗暗道好!臉上呈現欣賞之喜。
嘉卉笑吟吟俯耳道:“若姐姐,今晚燈會你與長姐博弈一番如何?”
蘇漓若一愣,遂微微莞爾,搖搖頭:“滿堂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我若出詩,恐怕貽笑大方!再說長公主素有才女著稱,我豈敢班門弄斧?”
嘉卉挪了娜,又貼近她耳旁,小聲道:“長姐從不出宮涉足喧鬧場所,今晚邀請若姐姐來燈會,定是別有深意!若姐姐隻管放開心境就是,無須多慮,不是還有七哥麼?”
蘇漓若聞言側顏瞥向身邊的風玄煜,正巧風玄煜收回目光看向她,四目相視,她予他微微一笑。
風玄煜眸光回暖,悄然握住她的手,輕聲道:“怎麼啦?”
蘇漓若抿嘴笑了笑:“我在想,待會燈籠轉到桌上,王爺能否替若兒作首詩?”
“我原不喜這般文謅謅的!”風玄煜挑挑眉,沉思半晌,道:“但既然若兒願意,那就…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