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大吃一驚,暗吸了一口冷氣:沒想到洛王居然還有這一招?洛王這人確定可怕!
傳聞黎震宸當初之所以能降服匈奴,全憑膽大沉穩,孤注一擲潛入匈奴營中,擒獲匈奴人的大司祭長,威脅逼其就範,方得如今的北邊境安居樂業。
但其實,有些事情隻有常年跟隨黎震宸身邊得力心腹明了。黎震宸當年驍勇善戰,很得禎帝的賞識,便派遣他駐守北邊境,在北邊境的那幾年,他領教過匈奴的狡猾殘暴,幾次交戰,損失不少將領兵士。
望著堆成小山的屍體,他陰沉的臉上泛起狠戾,吩咐幾個心腹趁著夜幕漆黑偷偷卸掉死屍的衣甲,裸露荒野。手下之人自然不敢違背,但個個心裏驚慌恐懼,往常若有戰死將領兵士,黎震宸則命令陳列屍體,入土墳墓,鳴號悲祭,慰藉冤靈。這次,他們實在捉摸不透洛王為何反其道而行之?
幾個心腹剝開屍體衣甲,有的死不瞑目,有的斷手殘足,有的滿身窟窿,屍體死狀各異,慘不忍睹。在陰森寒冷的夜幕下,令人毛骨悚然,幾個人早已嚇的魂飛魄散。雖然征戰多年,經曆過生死存亡,見過無數敵友屍骨,但這般慘忍淩辱死者,實在有為人道。更何況這些屍體,生前曾與他們共桌同食,並肩作戰,奮力殺敵。
倘若被營中兵士們知曉,豈不憤恨寒心?但他們哪敢置喙黎震宸所決定的事!隻得戰戰兢兢照他吩咐卸了屍體衣甲。
後來他們才知道黎震宸之所以這麼做,是用死屍戾養梟蟲,這種蟲子被蠱毒之後,隻能賴死屍腐肉而生存。它們可以瞬息之間啃噬死屍,隻剩淒淒白骨,荒涼野外。梟蟲飽餐了死屍之後,隻隻遍體通紅,凶殘嗜血。
黎震宸把喂飽的梟蟲裝入特製竹筒內,換上夜行衣,帶著幾個心腹潛入匈奴境地。
得了勝戰的匈奴兵營正大肆慶賀,篝火激燃,裸體露臂,腰係著草編遮膝裙,跳著匈奴傳統草裙舞,以慶捷戰。
黎震宸隱身草叢,趁著匈奴人狂歡鬆懈,瞅準時機,掏出竹筒,倒出梟蟲。蝕食死屍的梟蟲極度敏感,嗅到人體散發的氣味,如幹渴枯竭的荒漠突然承受天上宮闕降下人間甘露般欣喜若狂。梟蟲極速且無聲息地順著匈奴人赤裸的腳踝撕咬,隱入血肉,瘋狂地肆虐。
刹那間,狂歡的匈奴人有一半倏然倒地抽搐,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聲,頃刻斃命。
頓時,眾人慌亂失措,驚懼愕然,紛紛逃竄。不知誰嘶啞哭喊著:“啊!我們殺戮太多,罪孽深重,那些冤魂來討債了...”
一場歡慶勝仗的篝火草裙舞瞬間變成厲鬼索命的浩劫,眾人嚎哭淒叫,捶胸頓足說是中了敵軍蠱惑詛咒,引冤魂厲鬼來討命。
趁著混亂之際,黎震宸摸索到匈奴人的長老大司祭的帳篷,留下一封信,以天降橫禍的語氣警告匈奴人。兵營退避十裏外,從今往後不得滋生事端,挑起戰爭,否則災難不斷,必將禍害族人,危及性命!
長老大司祭看罷警告,自然深信不疑,當夜點燃火把,宰殺牛羊,祭獻拜天。第二天便拔營舉遷,退到十裏之外,與晝國邊境遙遙避開,平息戰事。
殊不知,蝕食死屍的梟蟲因蠱毒作崇,變的凶殘嗜血,但撕咬了活人血肉之後,新鮮的血肉與腐爛的屍肉相克相衝,致使梟蟲膨脹暴薨。所以,匈奴人倒地斃命之時,潛入體內的梟蟲也破肚流膿,腐爛惡臭,隨著屍體蝕化成一灘混濁黑血水。
而匈奴人卻以為服從了天命,拔營退避,方才存留其餘人的性命無恙,對此天降橫禍,心懷懼畏,不敢造次。因此成就黎震宸的功勳豐凱,爵位加身。
回到朝政,幾個得力心腹沾了黎震宸的功勞,也都榮耀封官。但每每想起暴露屍體荒野,以梟蟲蝕食死屍之事個個都不寒而栗,對於黎震宸的殘暴不仁更是畏懼不已,死心踏地效忠擁護他與太子對立。
話說洛王府的眾人放鬆了心情,終於不用擔憂波及到自身,看來擁護洛王,自然是勝算在握,倒是趙越,怪隻怪他擁錯了人。
瞬時,眾人欣喜萬分,議論紛紛,此起彼伏:
“洛王睿智,此計甚妙!太子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這回會進退無路。”
“太子以為在殿堂上執意反對洛王,便可獲得朝臣的支持,豈料如今時局已不同往日。孰不知他廢妃革妾,早已令人不滿,再者他居然為了一個女人冒充使者,追到月國,簡直不知死活!就太子這般魯莽輕浮,如何與洛王爭鬥?哼!以卵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