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明個還來河西在裝沙不。”一個正在擦拭著鐵鍬的漢子說道。
“來!”老五回答道。
“明個我自行車我家婆子出去趕集用,明個你帶住我吧。”漢子說道。
“恩!”老五把自己的鐵鍬綁在了自行車的後座上。
老五蹬著自己的自行車往家裏走去,剛下過雨,道路有些泥濘,每次走到有水坑的地方老五都會把自己的自行車扛在肩膀上過去,在他的眼中自行車要比自己更重要些,時不時的摸摸自己綁在褲帶子上的袋子,裏麵裝的是自己的這些天裝沙子的工錢。
快到村口的時候,老五看到平時跟自己一塊幹活的好多人在溝岸上,老五就推著自己行車走了過去,平常吃完晚飯的時候老五也有事沒事的去街上轉轉,有些活一個人是幹不了的通常需要幾個搭班的。
“哎!是個女娃子,要是個男娃子我肯定抱回家了。”一個四五十歲的漢子說道。
“要是個男娃子還會被扔到這,三娃!你家條件富裕點就抱回家唄!這大冷天的多受苦。”
“二嬸,俺家都三個閨女了!”三娃說道。
慢慢的人群都散了,天這時候更黑了,溝坡裏那塊花色的棉被漸漸的淹沒在夜色當中。
“走吧!老五,人都走了。明個把這娃子挖個坑埋了吧。”三娃說道。
老五依舊站在溝坡上看著,人走完了,那塊花色棉被依舊躺在溝坡的泥濘中,老五似乎被什麼觸動了一下,走下溝坡把那孩子抱了上來。
孩子應該是早上扔在這裏的,棉被已經濕透了,孩子的小臉上滿是雨水,當老五抱起她的時候孩子哇哇的哭了起來。老五到家裏趕快把孩子身上那濕透的小棉被脫了下來,在自己箱子裏找了一件自己冬天穿的棉襖把孩子包了起來。
孩子依舊哇哇大哭,老五又給孩子用毛巾擦了擦身體。
“老五!在家不!”門外響起了二嬸的喊聲。
“在家”老五應聲道。
“這妮子你咋抱回來了,你養活不住。”二嬸說道。
“我幹活,能養活。”老五說道。
“養活個啥,長大的閨女潑出去的水,養大了照樣是人家的。”二嬸抱怨道。
“她一直哭,咋辦!”老五說道。
“餓的唄!扔那恁長時間能不餓嗎?”二嬸說道。
“還不去買點奶粉,一袋子奶粉幾十塊,你以為養個娃恁容易。”
老五平時去河床裝沙一車沙才五塊錢,裝的快一個人半天才能裝一車,再跟別人撘搭班除去中午吃飯錢一天能落個六七塊錢,一袋子奶粉也差不多要幹了七八天才能買到。
老五趕緊把自己裝錢的白色布袋拿了出來,數了數裏麵才十幾塊錢,又進了裏屋把找了半天湊夠了五十塊錢。
“嬸,看孩子。”老五說道往小賣部走去。
老五平時很少去小賣部,除非自己的鹽,洗衣粉之類的生活用品缺了才來。
“老五,今個你咋過來了,不是前兩天才買了兩包鹽。”小賣部的王大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