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鵬攤了攤手,“那兩人不是已經被抓了嘛,要我說,咱們就分開了審,隻要兩個人的說法不一致,嫌疑人就露出了馬腳。”
韓彬沉思了片刻,“我之前說過,這個跳樓自殺的計劃是他們三個人預謀的,也就是說在這件事上,他們三個達成了共識,很難問出什麼異常。嫌疑人要做的隻是提前擰下來三顆螺絲釘,事情已經過去了,隻要沒有人證物證,對方咬死了不承認,咱們很難證明對方的嫌疑。”
李輝附和道,“韓隊說的是,對方如果一味的狡辯、不肯承認,咱們根本拿不出定罪證據,現在的關鍵還是找到嫌疑人擰螺絲釘的切實證據。”
“韓隊,既然案情討論的差不多了,事不宜遲,您安排任務吧。”
韓彬略一遲疑,說道,“李組長,你負責查找三顆螺絲釘的下落,隻有找到了三顆螺絲釘,咱們才知道是被人故意摘下來,還是掉落到了某個地方。”
“沒問題。”
韓彬又望向一旁的郭天旭,“郭警長,您對彙鑫小區的情況比較熟悉,麻煩您去小區走訪一下,看看是否有目擊者。”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韓彬覺得還是要試一試。
至於他自己則是坐鎮派出所,一旦有了新的線索就可以提審嫌疑人。
……
郭天旭帶人在附近小餐館匆忙吃了點飯,就帶人去了彙鑫小區。
他在寶華派出所多年,對於彙鑫小區的情況是比較熟悉的。
來之前,郭天旭專門查看了一下筆錄,據董文煥和張海橋交代,他們是前天下午商量出了跳樓自殺這個拍攝題材,也就是說,嫌疑人最有可能擰下螺絲的時間是從前天下午到案發時間。
當然,這隻是可能性最大,並不一定是絕對的,首先董文煥和張海橋都有一定的嫌疑,所以他們的話不能完全相信,再一個計劃不等於想法,他們是在前天下午定的計劃。
但是,嫌疑人很可能早就有了這個想法,也一直提前部署,比如所有意識的引導和暗示劉曉琳提出跳樓自殺的計劃,也有可能在提出計劃之前就已經擰掉了螺絲,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沒什麼損失。
想清楚這些,郭天旭對於調查的方向和範圍有了大致的了解。
郭天旭帶人進入小區,看到了幾個領著孩子玩的家長,就順勢走訪了一下,詢問他們是否見過7號樓死者家的空調外機架子是否有異常,又或者說之前是否有人動過。
一連詢問了好幾個人,都沒有人發現過異常。
這種事還得碰運氣,誰也不會沒事盯著別人家的窗戶一直看。
郭天旭在小區裏一路走,一路問,他並不是漫無目的的,順著小區的道路來到了物業公司。
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叫馬國祥,見到郭天旭之後十分的客氣,“郭警長好,各位同誌請坐,小吳,你倒幾杯茶水。”
“馬經理不用客氣。”
“應該的,各位同誌的工作這麼辛苦,到了我這要是連杯茶水都沒有,我這心裏也過不去呀。”
郭天旭環視了一眼辦公室,問道,“你們小區以前有沒有發生過空調外機架子墜落的事。”
“沒有,絕對沒有,我們小區的物業維修絕對是一流的,有什麼問題也會第一時間堅決,從來沒發生過這種事情。”
“那這次的事,你怎麼看?”
“我……”馬經理有些尷尬,“這我也不大清楚。”
“死者墜落的時候,你在不在現場?”
“在,從保安那了解情況後,我第一時間就趕了過去,我還專門上了一趟樓,想要進入死者家裏去勸說,結果裏麵的人根本不給我開門,沒奈何,我才又跑到了樓下。”馬經理一拍巴掌,“結果,我剛下樓,那女的就從樓上掉下來了。”
“你確定是掉?不是跳。”
馬經理想了想,“是掉。”
“死者當時就站在架子上?”
“是。”
“她當時有沒有拿其他東西,比如說改錐一類的。”
“沒……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