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雲,你怎麼還在這裏發呆?如果不快點過去,今天的工頭又要扣你工錢了!”
說完這少年又狠狠地敲了敲那破舊的小廟門,直到裏麵傳來不耐煩的聲音,這才轉身向煌州城的碼頭跑去。
等這個少年離開之後,小廟當中這才傳出窸窸窣窣的聲音,不多時,廟門打開,一個披肩長發的少年,穿著一身滿是補丁卻十分幹淨的衣服走了出來,一邊走一邊低聲嘀咕道:“那該死的郝工頭,別以為小爺我不知道,每天搬貨人主家都給每人十枚銅錢,這缺心眼的東西卻隻給我們三枚!”
在當年燕高祖徐備一統天下之後,將天下分為九州,廢掉前朝的分封製,改為郡縣製,九州有九座主城,下屬4到5個郡,各地設立太守,郡守,以便集中帝國的統治。
而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煌州的主城之內,因為煌州城臨近南靈江,這南靈江和穿原河正是貫穿大燕王朝的母河命脈,許多商家也借著這一江一河行商買賣,所以許多靠江靠河的窮苦百姓也常常來到所屬主城的碼頭前做些苦力活,以換取幾枚銅錢,維持一天的生計。
從小阿雲就沒有自己的父母,聽自己的師父說,當年撿到自己的時候,天上萬裏晴空,唯獨自己所在的上空有一片青雲凝聚不散,所以給自己取名阿雲。
因為百姓除非達官貴人,否則都沒有姓氏,所以自己這被人遺棄的野種自然沒有自己的姓。
很多時候,自己在經過一天的學習之後,就會一個人呆呆地坐在那懸崖邊上,望著遠處的天空,還有天空當中的大雁飛鳥,想象著自己的父母會是什麼樣子,他們為什麼拋棄自己,自己親人是否還健在。
說起來也奇怪,自己的師父不過是個隱居山林的老頭,連自己的姓氏都沒有的人,卻偏偏會教導阿雲槍術兵法,而且一般百姓收養棄嬰,都會將棄嬰收為義子,可是自己的師父,卻死活不肯認自己這個兒子。
這也讓小小的阿雲常常自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太差了,所以師父不願意認自己。
當阿雲十四歲那年,他的師父還是因為年紀過大去世了。在師父過世之後,阿雲帶著師父留給自己唯一的遺物,將師父厚葬之後,離開了從小生活的山林。
來到煌州城後,阿雲身無所長,就連賣藝也沒有買家什的錢,隻能露宿街頭,每天上街去給人檢點別人吃剩的東西飽腹。
因為阿雲每天都將自己的衣服洗的幹幹淨淨,在加上自己長得還自己算清秀,所以常常有大戶人家願意施舍一些食物給阿雲。
這天,阿雲帶著城東大戶剛施舍的五個大肉包子,急衝衝地回到了自己的小破廟,正準備大快朵頤的時候,突然聽到了身後傳來一身咕嘟的聲音。
阿雲轉過頭去,這才發現自己的小破廟門前站著一個瘦弱的少年,一臉的稚氣,看起來比自己稍微小上幾歲,一雙丹鳳眼正死死地盯著自己手裏的包子,剛才的聲響就是這個少年的肚子傳出的。
見到這個少年的樣子,又廋又弱,滿臉的汙穢,一雙眼睛當中充滿了渴望,阿雲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看來也是一個苦命的人啊。
想到這裏,阿雲對著少年招了招手:“餓了吧?來吧,我這裏也吃不完,我分你幾個。”
聽到阿雲的話,那少年臉上露出了興奮的顏色,大步走了進來,接過阿雲手中的包子,對著阿雲羞澀地笑了一下,狼吞虎咽的開始吃著手中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