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臨鎮邊所(1 / 2)

經過數個月的奔波,鎖夷關殘餘的四百軍士終於趕到了鎮邊所。

隻是從今日起,他們再也不是鎖夷軍了。

來到鎮邊所之後,阿雲這才知道,為什麼天子徐炎要將他們發配到這裏。

因為東燕都護州自高祖歸降之後,就再也沒有作亂過,每年按時上貢,原先的國主血脈早已經隕落,如今的總督,是大燕天子的叔叔,東王徐嘉,再加上鎮邊所的位置和鎖夷關如同一出,兩側都是海水,東燕和大燕交界處,隻是一條羊腸小道,在這裏堅守,甚至比鎖夷關還要輕鬆。

長年的安穩生活,導致這原先用來防禦東燕叛亂的鎮邊所,早已經變成了酒囊飯袋的聚集之地。

說句不好聽的,這鎮邊所的士兵,大多練人血都沒見過,他們唯一的操練,就是去打打北方的賊寇,收收海邊的流民,就再也沒有其他的軍事行動了。

所以在大燕軍當中曾經流傳過一個笑話:在大燕七大關卡當中,最為危險的,論戰鬥力,各個雄關的守軍都各有千秋,難分高低。

但是如果是說七大關卡當中,哪個關卡最沒有存在的價值,守軍戰鬥力最低的話,那麼毫無爭議,所有人都會選擇鎮邊所。

在先皇徐柳六十大壽的時候,曾下令各個關卡挑選精兵前往燕京城進行比武。

結果這一次比武,鎮邊所的軍士八個才能勉強打過其他關卡的守軍,從此鎮邊所被大燕各地守軍大肆嘲笑,由此可見鎮邊所守軍戰鬥力之低下。

正因為臭名遠揚,高官貴人不願來,自己有本事的也不會來,最後堂堂一個雄關,居然淪為一個發配罪民的去處。

按照燕高祖徐備祖訓,鎮邊所常年設有守軍三萬,主將一人。

但是到了阿雲他們前來的時候,這鎮邊所隻有守軍兩萬,並且長期駐紮關卡的隻有一千。

在來的路上,姬朗和唐光就聽到了樂忌被斬的消息,再加上天子徐炎撤銷了鎖夷軍的番號,兩人如遭雷劈,他們在來的路上曾經想過起兵造反,但是擔心這樣做會讓樂忌將軍背上罵名,最終兩人還是放棄了造反,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從來到鎮邊所之後,就不再過問軍事,每日要麼是去西側孟定郡喝酒,要麼跑出關外,去東燕翁達尋樂,沒有一日是清醒的,就連原本屬於他們麾下的四百鎖夷關殘軍,他們也隻是一把推給了阿雲。

對此阿雲他們曾擔心主將會大怒懲罰姬朗他們,但是經過一個月的時間,阿雲他們都沒有看到任何軍法官來找過姬朗和唐光。

在詢問他人之後,這才知道,主將早已經受不了鎮邊所的枯燥,跑到東燕重鎮多井城去住下了。

沒有辦法,阿雲也曾想過自己操練就好,但是當他們來到鎮邊所軍械庫的時候,卻發現整個軍庫,居然沒有一杆完整的長槍!

要麼是已經生鏽了的斷刀,要麼是早已腐爛的木棍!

就連兵服,這鎮邊所也湊不齊,導致阿雲他們到了鎮邊所一個多月,居然還在穿之前鎖夷關的破損戰甲。

沒有辦法,阿雲他們隻能自己去砍樹,自己動手做武器,因為這堂堂鎮邊所,此時居然連一個鐵匠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