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8

如果說沒有,你信嗎?

一位外國記者在撫順棚戶區采訪的時候,問市委書記:“棚戶區改造遍地開花,這麼大的資金量,你們是怎樣保證資金安全的?”

這位記者的發問,實際上是一種禮貌、是一種客氣,因為他不能直截了當地問,棚戶區改造發生了多少腐敗案件?

2005年2月22日,《人民日報》的“今日時評”欄,發表了一篇署名陳光的文章,標題是《防止大樓建起來,幹部倒下去》。

還有,當時的新華社內參還同時刊登了兩篇文章,一篇是領導幹部因為建築工程腐敗被處理的,一篇是正麵典型,建廉潔工程的,兩篇文章登在同一期內參上。省委領導看後就把這兩篇文章批給了周忠軒:“請忠軒同誌閱”。

周忠軒一看,在棚戶區改造期間給我看這個,這不是給我敲警鍾嗎?於是,他馬上召開常委會,把省領導的批示給大家看了,把領導批轉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學了。然後,對在場的常委們強調,棚戶區改造資金絕不能出半點問題。

為了保障資金安全,他們製定了三條措施。

第一條是在機製上做文章,收錢的、管錢的,不管花錢;花錢的不管錢。老百姓交錢全部交到銀行。企業專款專用,交到銀行然後轉賬,兩條線。這樣他就沒法作弊,從機製上,就避免了貪汙腐敗現象。而且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相互監督。

第二條是建立監督機製,由紀委牽頭,審計、財政監督,市委書記和市紀委書記簽責任狀,如果出現貪汙腐敗問題,追究你紀委書記連帶責任。出問題先處理你,是你監督不到位。他貪汙造成了損失,這個損失的責任由你來負。腐敗者負法律責任,你紀委書記負紀律責任。簽字的時候,紀委書記的手都有些哆嗦。我就講,監督部門如果監督到位,他還有機會貪汙腐敗嗎?所以,造成損失誰來負?監督部門。

第三條是所有事情全部張榜公布,公開透明。你家裏有親友在棚戶區,本來一戶房子你寫兩戶,錢撈不到手,這是物啊,物不也是錢嗎?另外分房子,各種關係怎麼辦?你想弄個好樓層,朝陽的,但我們全部張榜公布,一目了然,我搬出去的那天就知道我家住幾樓。你想作扣,不行;你想來橫的,也不行。我們那個拆遷辦,頭一年誰先簽協議、誰先領號,誰就先選樓層。第二年,老百姓排大隊去簽協議,爭先恐後,因為老百姓一看政府說話算數,除了排隊,沒別的招。

為減輕老百姓負擔,撫順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一個大會,要求全市各部門,在棚戶區改造中,凡涉及要收費的,能消化的就自己消化,你消化不了的,不難為你,你向政府正式報告,政府幫你研究怎樣解決。如果你不打這個報告,證明你是可以落實、可以解決、可以消化的。這是給窮人蓋房子,每個部門都必須勒緊腰帶,能減的減,能免的免。

一天,有一個區長打來電話找市領導說,司法局下麵不是有公證處嗎?我們是依法辦事,所有手續都要公證,可是公證處收錢了,每個20元。錢雖不多,但是老百姓拿不起呀!這位市領導當即說,這個錢必須免,免不了你報局裏,局裏解決不了報市政府,由政府來解決。然後這位市領導馬上找到司法局長,詢問亂收費的事。司法局長馬上下去調查,然後向市領導彙報說,我向領導檢討,這事沒做好。現在錢已經全部給退回去了,以後再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在撫順采訪的時候,棚改辦副主任陳俊生說:“棚改工程的審計非常嚴格,專款專用,就是一個釘子都不行。”

為保障資金安全,省委主要領導指示審計機關一定要全程參加棚戶區改造工作,關注棚改資金的安全與效益,推進廉政建設,為遼寧棚改工程保駕護航。

審計其實就是較真,丁是丁,卯是卯,該後花的錢,就不能先花;該先花的錢,就不能後花。該蓋房花的錢,就不能用到修路上,否則就是挪用、亂用。他們全程跟蹤,看的就是錢,那真叫死看硬守,沒有半點通融的餘地。

在審計中,他們發現的問題,有的是在項目管理上存在程序不規範,工程造價控製不嚴格;有的是在資金管理上,存在違規使用、擠占、截留、坐收坐支棚改專項資金的現象,影響棚改資金使用效益。這些問題發現得及時,所以糾正得也及時。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在棚改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時任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的王唯眾,在全省紀檢監察工作座談會上明確要求,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對棚戶區改造工程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合理使用和工程按期完工。他們把違規責任追究、預防職務犯罪、補貼使用、拆遷補償、工程招投標、質量管理等一係列重點環節全部納入監督範圍,實行全方位的司法監督和行政監督。

我在一個材料上看到,僅2005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受理舉報、接待群眾來訪,共查處了5起利用棚戶區改造之便,弄虛作假侵占國家和集體財產、損害群眾利益的案件,27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8人被移送司法機關,通過辦案挽回經濟損失1000多萬元,接待涉及此類問題的來信來訪上百起。如此,棚改一線的幹部職工能不小心翼翼、能不如履薄冰?

在北票采訪的時候,那位在棚戶區改造崗位上幹了將近10年的北票棚改辦主任張成龍,就時時告誡自己必須謹小慎微。他深知,幾十萬平方米工程的招標和幾個億資金的使用,使他們的棚改辦自然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無論工程還是資金,都是慎之又慎。特別在用錢上,他規定,凡100元以上的現金支出,必須使用轉賬支票,並且實行相關經手人會簽製度。簽字者少則3人,多則達7人,從製度上堵住一支筆審簽、脫II離監管的漏洞。

北票棚改辦副主任孟慶雲說:“一般工程招標前,幵發商總是千方百計通過各種關係和張主任套近乎,或者請吃飯,或者甩紅包、送禮品,他總是堅決拒絕。他和妻子約法三章,不接受任何人的任何禮品和現金,不替任何開發商說話,不介入棚改任何事情。對那些追到辦公室、扔下信封就走的,張成龍便把辦公室工作人員叫到身邊,請他們共同見證、查驗禮金數額,然後交給工作人員,將禮金送回。實在無法送回的,就交到紀檢委。有建築商給他弟弟包點活,他知道後,對弟弟說,你在北票幹別的行,建築不行!”

v¥兮天我故你一馬,硪天石戧軾罵我一生一到北票,我們便直奔棚改工地。這片工地很壯觀,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工人們正在緊張的施工中。我抬頭看了看樓房上懸掛的標語:“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三項必保”,“搶工期不能忽視安全”,還有幾條沒來得及看。這時對麵過來幾個人,為首的個頭不高,戴著安全帽,臉色黑黑的。宣傳部的同誌介紹說,這是張成龍,北票市棚改辦主任,去年底改任北票市住建局局長,但是棚改辦主任他還兼著,沒辦法,別人幹不了。

“太好了。”我很高興,說,“來朝陽之前我就計劃著,到北票采訪誰呢?後來在材料中看到張成龍的名字。你看,北票采訪計劃中,列的唯一一個名字就是你。”

張成龍笑道:采訪我就對了,北票的棚改,隻有我能說清楚。這棚改辦主任我都幹10年了。省政協主席來視察,我給介紹情況,他問我,你是開發商嗎?我說,我是市委任命的幹部,棚改辦主任。

我想大概是看他曬得黑,或者看他對工程了如指掌,所以便以為是開發商。

張成龍,49歲。2003年1月任北票市采煤沉陷治理辦公室主任的時候,才39歲。2005年2月全省棚戶區改造開始,他由治沉辦主任轉任棚戶區改造辦公室主任。

人說張成龍這人精明,那真說對了,他是學財務出身的,賬算得明白。領導就是衝他這一點,讓他擔任“兩辦”主任。雖然剛開始的時候不懂建築,但他聰明,一看就懂,一學就會,而且不斷地買書自學。所以在和施工監管人員以及開發商打交道時,張成龍能熟練運用相關知識和專業術語,以至開發商以為他是科班出身。一位開發商曾慨歎道:“張主任太精明,懂行,還真糊弄不了。”

張成龍介紹的都是北票棚改的整體情況,關於他個人的情況卻談得很少,所以我隻好讓在座的副主任孟慶雲多說一說。

看得出,孟慶雲對他們的主任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欽佩。他說,張主任算是把開發商的心理摸透了,你看著開發商,開發商也看著你。所以,張主任常常中午、或半夜出其不意地到工地抽查或巡視。他對建築材料、工程質量一清二楚,哪有毛病一看就知道。他到工地有時也不帶人,自己悄悄就去了,到處轉。哪家施工單位從哪裏新進了建材,施工進度如何,項目監理責任人是誰,33支施工隊的基本情況,他的心裏都一清二楚。施工最高峰的時候,工地上的7000多名建設者,幾百台大小車輛的司機,沒有不認識他的。

孟慶雲說:有一天夜晚都11點多鍾了,張成龍不想讓別人認出他,換了衣服來到工地,沒帶任何人,冒著危險,悄悄爬到某標段正在施工的六樓樓頂。他發現施工人員在使用“禹王牌”防水材料的時候,一半用真的,一半摻假的。

張成龍馬上打電話,要咱們棚改辦的人趕緊帶攝像機趕到現場拍錄證據。然後嚴令停止施工,並連夜布置召開公開處理大會。其實處理一個開發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張成龍馬上接到十幾個說情電話,但他全不給麵子,嚴格按規定,追究責任,堅決處罰,罰得開發商掩麵痛哭,這事在北票引起了挺大的轟動。

孟慶雲說,經張成龍檢查發現的問題,比如說混凝土“斷條”、“蜂窩”、“狗洞”現象,以及構造柱不合格、樓板鋼筋綁紮不合格、人工成孔粧不合格等方方麵麵的問題,都得到了及時處理。用開發商的話說就是“張主任查得我們提心吊膽、頭皮發麻”。

孟慶雲說,張成龍因為心細,他能對相關產品的性能、價格、規格、質量等參數了然於胸,隻要有不合格產品進場,他一眼就能認出。有一次,一位開發商心存僥幸,偷偷地購進一車便宜鋼筋,大約在20噸左右。怕張成龍發現,便想方設法藏在了角落裏,想在半夜施工的時候偷偷混進水泥牆裏。然而,張成龍一眼就認出了這車不合格鋼筋,並巧妙追查出下落,堅決予以清場並重罰,這事在工地上再度引起震動。

孟慶雲說,每次處罰,這些人都求張成龍放他們一馬,但是張成龍卻說:“今天我放你一馬,明天百姓就罵我一生。”

i一個特別能戰鬥的企讓方碎說到企業,我們想到的往往是“企業行為”,想到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其實不都是這樣,在棚改這個特殊的歲月裏,好多企業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去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追求著“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提起企業的貢獻,時任撫順市委書記忍不住對撫礦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尹亮大加讚賞起來。

他說,尹亮這個人在撫順赫赫有名,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正廳級幹部,礦務局一把手。這個人一身正氣,對下麵要求很嚴,對自己要求也很嚴。尹亮對撫順的發展和礦務局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撫順礦務局能起死回生,他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對地方很支持,隻要市委、市政府說的事情,他就盡最大努力去完成,不管有多大困難。尹亮對棚戶區改造,對撫順城市的發展,是做出貢獻的。他們蓋的樓,質量還好,然後又貼了不少錢,好幾千萬,年年貼。棚改中,很多企業像礦務局都積極出錢出物,棚戶區過去大都是他的職工,雖然後來改製都剝離了,推向社會了,但是撫順礦務局特別顧全大局,得人心啊!

在撫順的棚戶區改造中,撫礦抽調懂政策、有經驗的人員到居民家開展搬遷動員,妥善解決居民因房屋產權不明而帶來的麻煩,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3000多戶居民的房屋動遷。進入全麵施工後,所有參建人員吃住在現場,加班加點搶工期,他們是第一個完成莫地新區13棟樓房的建設任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