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7

I我也被感染了。我能理解,一個社區幹部的甜酸苦辣。這麼多年,她碰到多少艱難、受了多少委屈、付出多少心血,現在終於得到回報了。老百姓活得有了尊嚴,她,一個社區的書記,一個最基層社區、最III困難社區的書記,如今也有了尊嚴。

I她又說:“我也是因禍得福,這個詞好像不恰當,但實際上就是這I樣。當初稀裏糊塗地來到這個社區,不知道是最差的一個社區,結果幾年之後,這裏是最好的社區,你說我是命不好還是命好?我現在好像已!經和這個社區融到一起了,年齡大的就是我的父母,和我差不多的就是I我的兄弟姐妹,小的就是我的孩子。聽到誰說這個古城社區,就像叫我的名字。”

2011年7月,她覺得身體不舒服,去醫院作了檢查,有說是宮頸息肉,有說是癌,家裏人哭哭啼啼。自己反倒沒在意,後來大家勸,才去做了手術,休息了40天,也沒做化療。有病期間,市裏、區裏、辦事處的領導都到醫院來看她,讓她很感動。咱一個小人物,這麼多領導來看咱,也就滿足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她說,這些年,一心工作,和同學、朋友都疏遠了。他們搞活動,我也沒有時間參加。有點時間給大家多做點事。等將來退下來,不當社區書i己了,再去找他們。

f金累當選的趙淑溪到本溪市程家小區的時候,正是陽春三月,那天是星期天,暖洋洋的。明山區委宣傳部的副部長領著我來到程家小區,書記趙淑淳正忙。

我還楚第一^次來程家。程家在本溪還是很泊名氣的,見報率很局,經常有中央、省市領導前來。原先我單位的同誌就買了這裏的房子,說^環境非常好,一再讓我到他家裏做客。I!我先是在社區裏轉一轉、看一看,待趙書記忙完了,這才坐下來。趙淑淳告訴我,她們這個社區是2006年成立的,剛成立的時候,居民並不認可。因為那時老百姓剛剛入住,問題挺多,廣場沒修好,公交3車沒通,路燈也沒有。居民來自四麵八方,有彩屯的,有彩北的,有鮑^家的,有鄭家的,都是棚戶區的,好家夥,一下子聚來這麼多人,事就I多去了。

社區的人幹不了,也不願意幹。區裏想,這是一個全市甚至全省關^注的社區,一定要選個熱愛社區工作又有一定能力的人來當社區書記才'i行。於是就在全區範圍內遴選,選來選去,就相中了趙淑淳。趙淑淳原在峪北社區當副主任,那年42歲,她原本是個農民,做過:本溪市高台子鎮民辦小學老師。1987年的時候從學校下來做生意,在本溪一洞橋賣幹調,那地方是本溪最熱鬧的大市場,什麼人都有,最鍛煉人。2000年的時候,本溪修高速公路,她家因占地成了市民。後來峪北辦事處招聘,她被聘為副主任。

趙淑淳是2006年的年底來到程家社區的。

當時領導找她談的時候,趙淑淳還有些猶豫,因為她也聽說這個程家社區是很難管理的社區,領導經常下去檢查,居民經常上訪,老大難I問題一堆一堆,曆史遺留問題也多,自己能幹好嗎?況且一分錢也不多:掙,幹嗎去受那個累?當時她就向領導提出來,不想去。但是領導認定!了她,非她莫屬,不去也得去。

!趙淑淳一下子就上了火,一上火就病倒了,她在家裏待了好幾天,I心想拖一拖,然後再找領導說一說,可是沒有人理她。沒辦法,那就去'吧!心想,反正幹不好,你就得讓我回去。趙淑淳在家裏病了7天之後,硬著頭皮去上任了。

I但是來了之後,就走不了了,事情一個接一個,拿起來就放不下,:老百姓找你,領導找你,好多事離不幵你,而且趙淑淳又不是拿T.作糊弄I!的那種人,隻要幹起來,就非要幹出個樣子不可。就這樣,一幹就是5年。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趙淑淳人生中最大的考驗。趙淑淳說,雖然已經過去幾年了,但現在真的不願意提起。2008年的時候,正是奧運安保i期間,老父親又被檢查出肺癌,兒子在新疆當兵,正趕上新疆維穩,電I!話不通,而小區一些居民也相互串聯,到市政府上訪。這個小區是由9個!辦事處的老百姓集中到一起的,曆史遺留問題很多,有些過去就是上訪:老戶。她們這些社區工作人員一時一刻也走不開,挨家挨戶到上訪戶的II!家中做工作。

I這工作真是難做呀!大家對她有意見,因為你是我們選上去的,沒想I!到關鍵時候,你卻不替我們說話。有的甚至發火,拎她的脖領子。她感到*1委屈,但是她還是很同情他們,因為他們是這世界上最貧困、最弱勢的群!體,她能不幫他們嗎?趙淑淳說,那些年齡大的,我就是他們的女兒;年I齡小一點的,我就是他們的姊妹。這些人大都是礦務局的職工,退休的退I:休,下崗的下崗,有的沒有收入,住平房的時候,沒有什麼大的花銷,可*是現在,支出增加,水費、煤氣費、電費,一樣都不能少。

I趙淑淳說,其實自己也是一個弱勢群體,住的小房還不如這些小區i的居民呢!她說:“當時也真的不想幹了,你幫他們,他們卻不理解,還罵你。可是又一想,如果自己不想幹了,自己身邊這些同誌可能早就頂不住,也不想幹了,當書記的一撤退,這個陣地就全失守了,自己怎麼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啊?”!其實,趙淑淳雖然做這些上訪居民的工作,卻不是站在他們的對立麵,而是充滿了同情心,至少她認為這些上訪者不是無理取鬧,有些確^?j實是有些部門工作不夠到位,比如小區建設還不完善,當時還是黃泥i地,草坪也沒有,路燈也沒有,所以他們有怨言。有的說,這和我們過去的彩屯有什麼區別?有記者來,他們就把記者圍住;有領導來,他們就把領導圍住,說你們把我們騙到這裏就不管了。其實不是不管,而是這些工作需要一步步完善,上麵也在抓緊做。隻是有些問題沒解釋清楚,產生誤會。趙淑淳說她們姊妹7人,自己是父親最疼的一個。她當老師的時候,雖然掙得不多,一到開支,就給父親買酒,現在父親病了,自己不能上前照顧,實在對不起老爸。那時真是焦頭爛額,自己也病了,發高燒到40度,早上打完點滴,就趕緊來到社區。父親不行了的那天,姊妹打'來電話,告訴她,說你快回來吧,父親馬上就不行了。可是她真的走不開,當時社區居民100多人要到政府上訪,她們社區的人正分頭到群眾丨I*?家裏做工作。最後終於把工作做通了,她才趕到醫院,結果父親已經去*?世,她沒有看到父親最後一眼,她覺得自己對不住父親。說到這兒,趙i丨書記眼淚流了下來。

I那些日子,趙淑淳一天天瘦下去,她平時體重有140多斤,那時隻剩丨i下80多斤了。後來這些居民還找到趙書記向她道歉。

幵始的時候,許多人都認為趙淑淳是上級派來的,肯定是和上麵站^在一起的,不會和他們一條心,是來管理他們的,於是他們心裏就反感,聽不進她說的話。後來證明,這位趙書記,是真正替他們想事、替他們說話的,隻要是合理的,她就保證能給他們辦,有些他們想不到的,書記都替他們想了。趙淑淳本身就是棚戶區的居民,她非常理解棚i:i戶區老百姓的訴求。她把社區的一些問題及時向上級反映,而不是一味丨;地壓,甚至帶領他們去上訪。其實所謂上訪,就是組織群眾代表,帶著他們的意見找政府,政府給了滿意答複,然後就督辦。有的解釋清楚了,大家氣也就消了。趙淑淳說,其實老百姓還是通情達理的。

本溪的幾任市委書記都把程家小區作為自己的幫扶對象,親自為程家小區解決問題,為這裏安裝路燈、修路、修草坪、修自行車棚、上電腦網吧。現在孩子可以來上網,小區有管理員來幫助這些孩子,還有圖書館。還幫他們建起了菜市場,市總工會建起了惠民超市,小區有網上預約服務,有的殘疾人行走不便,一個電話打到社區,社區便通知超市,誰家裏缺什麼了,趕緊給送過去。

考慮到有些上班的居民,他們下班回來比較晚,有些事情要去社區辦,可是等他們下班,社區也下班了。她們便延時服務,過去是4點半下班,現在延時到5點半,有時甚至6點、7點,星期六、星期天和節假日也有人值班。隻要有事,隨時來、隨時辦。

大個子郭英田師傅也在旁邊,人們都叫他“郭主任”,其實他就是一個熱心的社區居民。他說,趙書記來了之後,把我們居民的事情全管起來了,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也管,所以大家都很信任她。有事情都找社區,不論大事小情,房子漏水,家裏哪兒壞了,都管。

趙淑淳說,這是社區的責任,我們不能說你找開發商去。她說她們有三代:代辦、代訴、代訪。有事我們幫你辦,打官司幫你訴訟,要上訪我們帶路,領你去訪,不然你找不到門、不知道找誰。

程家小區的弱勢群體很多,有一個叫李明光的家庭,一家兩個坐輪椅的,一個肢殘,一個腦癱,家徒四壁,一無所有,連手電筒這樣的家用電器都沒有,帶亮的就一個打火機。家裏5口人,擠在一個單室裏,就靠爺爺一個人掙點工資。知道這個情況後,趙書記給他們辦了低保,還把他家的困難情況向上級反映。明山區委書記薑偉非常重視,親自包戶,給他們家買了彩電,電視台免費給安裝了有線,每年的有線費薑書記給交。又看到他們家的兩個殘疾人上廁所不方便,就把他們家的廁所改成了無障礙廁所。薑書記還協調市殘聯,為他們的女兒李芳鑫做了矯正手術,這個手術花了4000多兀。現在這個女孩自己扶牆可以走路了。過年過節,薑書記還帶著米、麵、油,到家裏看望他們。這幾年,連看病帶生活,區裏在他們身上花了8萬餘元。

臨到過年的時候,趙淑淳他們就更忙了,對困難戶,過年給送鉸子、送對聯,到家裏給貼上;對孤寡老人,還到家裏把餃子包好,結果自己連買年貨的時間都沒有。

現在一切都好起來了。趙淑淳說,程家社區現在是黨委,黨委下設3個總支、11個支部、23個黨小組,一有活動,隻要一號召,大家就積極參與。先是黨員幹,群眾一看,也都參與進來,被帶動了。趙淑淳說,現在我已經不那麼操心了。

一開始的時候,社區有些“口袋黨員”,因為他們退休後,不想再參加任何活動,也不想把自己的組織關係落到社區。但是看到社區的活動紅紅火火,便主動找到社區,把組織關係交上來。

她們社區開展了“一個黨員一麵旗,一個黨員一盞燈”活動。每到“七一”,就舉辦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去年6月28日,程家小區在A區廣場景觀帶小廣場舉行了“慶七一重溫入黨誓詞”活動,由趙淑淳帶領,社區的黨員都來了,男的、女的,白發的、讓人扶著的,那場麵很感人,很多老人都流淚了。

?現在,社區有什麼事情,黨員都衝在前麵。前年社區山洪突發的時候,群眾過來報告,趙淑淳就趕緊向辦事處彙報,結果辦事處的同誌也iI下去抗洪,還被洪水困住,根本過不來。趙淑淳又趕緊向區裏彙報,結果區裏所有的人也都下到各個鄉鎮,指揮抗洪。怎麼辦,趙淑淳說,我?們就自己上吧!i原來,小區靠山邊的地方建起一段圍牆,山洪下來的時候,牆體把^洪水擋住,排不下去,現在已經漫過圍牆,衝向一樓的住戶,而且圍牆已經有幾個地方發生險情。趙淑淳當機立斷,帶領社區工作者和一些黨員,帶著工具,趕到這裏。那天正下著大雨,必須把牆打幵,把水排下來。這是一段新砌的磚牆,要想拆開還真不容易,她們用鎬刨、用手拆,硬是把圍牆打開,拆出一段兩米寬的口子,把洪水排泄下來,排除了險情。接著她們又找來了木蘭乳業公司的領導,他們派來鏟車,推出了一道水溝。那天山洪的水很涼,第二天有些人都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