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5(1 / 3)

章節15

小吳笑眯眯地說:“收到了。”

餘教導說,“收到了怎麼不來,我退休了,不上班了,天天在家。”

小吳說:“我很想來的,那一日遇見葉昌群老師,說你正在專心寫文章,你的文章我都看了,我想就不來打擾你了。”

餘教導說:“你聽他的,葉老兄怕你的本事被我學到,他就更弄不過我了。”

餘教導和葉昌群一起在進城師範開始學棋的,說起來又要歸到那個讀書會。讀書會裏有一個高年級同學,會圍棋,就教,大家都學。那時候對什麼都有興趣,連女同學也學。

餘教導和葉昌群一起學棋,以後的四十幾年,經曆一也大致相同。但是現在葉昌群的棋大大不如餘教導了,兩人若有興致來兩盤,葉昌群總是輸得很慚愧,總是說餘教導厲害,六十歲還長棋,少見。餘教導則說,不是我六十長棋,是你退棋了。

現在餘教導如果同葉昌群對弈,就覺得很乏味了,他是很希望常常和小吳這樣的對手下棋的。

小吳略坐了一會,說:“你正在寫文章,我不打擾了,先走了。”

餘教導說:“你說得出,來了怎麼能讓你走。”

小昊說:“影響你寫文章。”

餘教導把桌上的稿子推開,說:“什麼影響,我這把年紀了,難道還要趕什麼命,不寫也罷,反正說好不定期的,葉兄也不能來逼我。”

小吳說:“說是不定期嗎,我看每個星期都有的。”

餘教導笑笑,說:“不管他了,來吧。”

當下擺出棋盤。

餘教導說:“老規矩,讓兩子。”

小吳說:“讓兩子你客氣了,讓先吧。”

餘教導說:“讓先你客氣了。”

互相謙讓一番,還是取小吳的意思,讓了先。

金邊銀角一草肚皮,一般走棋,總是先走邊角,餘教鍾執黑,偏往當中一放。

小吳笑笑說:“你這是武宮風格,宇宙流。”

餘教導也笑笑,說:“我是瞎走。”

這一盤棋,餘教導布局還不錯,但是到了中盤,就每況愈下,這一盤餘教導輸了,輸得很快。

再來,餘教一導說:“讓兩子,讓兩子。”

小吳笑笑。

讓兩子開始下。

這一次餘教導下得t一分謹慎,一直到中盤,雙方仍是旗鼓相當,各不相讓,可是中盤以後,餘教導一著不慎,被小吳吃掉一條大龍,形勢急轉直下,餘教導掙紮一番,無濟於事,很快又輸了第二盤。

餘教導搓著手,連連說:“生疏了,生疏了。”

小吳說:“餘教一導你是不是有點走神?”

餘教導說:“沒有沒有。”

小吳不好意思地笑笑,站起來說:“餘教導,我走了,打擾了。”

餘教導眼睛盯住那盤棋,嘴上說:“不打擾,不打擾。”

小吳走出幾步,停下來,說:“噢,忘記告訴你了,我結婚了。”

餘教導“噢”了一聲,眼睛才離開了棋盤,問:“於十麼時候?”

小吳說:“有三個月了。”

餘教導又說:“噢。”

小吳說:“今天我是順道來看看你的沒有帶糖,下次補。”

餘教導笑起來,心裏覺得有一塊石頭掉下了。

小吳的婚姻,是很不順利的。小吳這個人經曆很苦,從小失去母親,父子倆也不知怎麼過來的。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痹症,沒有及時治療,留下了後遺症,右腿明顯比左腿細,肌肉萎縮,個子也因此顯得矮小,雖然還不算很嚴重,但是找女朋友很困難,到了三十歲,餘教導也為他擔心了,每次來下棋,總要問一問。小吳笑眯眯地說,不急。餘教導倒是很急,他很想幫小吳介紹對象。可是因為工作忙,成天在甫橋小學,接觸外界的麵很窄。他有時候在報紙的中縫或者刊物的插頁上看到征婚啟事,就想讓小吳到那上麵找一找,或者幹脆自己也登一個啟事。但是又怕傷了小吳的自尊心,一直沒有開口。現在小吳的婚姻大事已經解決,餘教導當然開心。

餘教導問小吳:“新娘子好吧。”

小吳說:“還好,”停了一下,又說:“身體不大好。”

餘教導問:“沒有什麼病吧。”

小吳說:“有是有一點,可能也算不上,說是心髒不大好。”

餘教導說:“那你要多照顧她。”

小吳說:“是的。”

小吳走了以後,餘教導想收拾了棋盤棋子,寫文章,可是麵對那一個殘局,心裏怎麼也擺脫不了,幹脆複起盤來。

餘教導複的當然是第二盤,第一盤他輸得比較服氣,而且從以往的戰績看,讓先,他是絕對不可能贏的,所以輸得不冤,但是讓兩子的第二盤,這麼快就敗下陣來,餘教導有點不服氣。

餘教導記性很好,每一盤棋他基本上能著不誤地複出來。在複盤的過程中,餘教導發現,山於貪吃,一心想擒對方一條大龍,一時忘了自己氣短,走了致命的一著錯棋,反給對方吃了一條大龍去。

餘教導不明白怎麼走出這一著臭棋,怎麼會有這一手敗筆,怎麼會有這樣的思路,看起來還是基本功不硬,餘教導想空卜來還得多看看棋譜。他訂了《圍棋》《圍棋天地》《棋樂》等好幾種報刊,買了不少圍棋書,象《圍棋死活傑作》《棄子的魔術》《鬼手妙手》等書刊上的棋譜,餘教導每次看時,對於其中的路數規矩,都覺得自己是深得要領的,甚至常常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但是一到臨場,什麼路數什麼規矩,都忘得幹幹淨淨,根本用不上,所以餘教導覺得,還是要廠功夫,熟讀一些棋譜,加強基本功。小吳的棋,就是基本功紮實,臨危不亂,步步為營,這是他要認真向小吳學習的。

複了盤,餘教導收好棋盤棋子,看茶已經泡淡了,重新換了一杯。他平時一般喝的是綠茶,都是從茶葉店裏買來的當年的新茶,比如杭州的龍井,蘇州的炒青,安徽的毛峰。當然一般不能買一二級的,總在四五級左右。買來放在裝有石灰的缸裏,可以保存一段時間,不會吸潮走味,現在有了冰箱,放在冷藏室裏保存,就更好了。待新茶喝完,就買花茶喝,象茉莉花茶,黛黛花茶都喝。對花茶餘教導也很喜歡,但總有一種想法,花固然是很香的,但有了花香蓋過茶香,就不成其為茶了。餘教導雖然對喝茶極為講究,喜愛品呷,但又不過於固執,非好茶不喝,有時尷尬,茶葉末子梗子也都能湊乎著喝。

餘教導重新坐到寫字台前,續寫那篇剛開了頭的題為《茶與客分的文章。

文章的開頭是這樣的:來了客人,泡茶待客,主客相對,品其真趣,呷其真味,此乃人生之一大樂事。

餘教導麵對這個開頭,苦苦思索半日不得一字以續,他想也是這個開頭不利於下麵的文章,他換了一個開頭。

寫道:相傳從前有一出家人,有十二字訣竅,茶,泡茶,泡好茶,坐,請坐,請上坐,有客上門,分而等之,乃勢利所致,此為好客者所不齒也。

寫過之後,餘教導就發現這個開頭和那個開頭完全不相及,他好象記不起在這篇《茶與客》中他要說些什麼,腦子裏亂糟糟的。

餘教導索性丟開文章,拿起圍棋書看起棋譜來,他的頭腦一下子清醒了,那迷魂陣一般的棋譜,在餘教導看來,是那麼的奇妙神能,那麼的貫通易懂,他覺得自己很快就融化在裏邊了,他想,這棋的魅力似乎比文章的魅力更大一些呢。

餘教導吃過中飯坐在藤椅上打個磕睡。餘教導做了一個夢,夢見從前的老鄰居李鳳霞拉著他的手喊他“覺民”,餘教導心裏很高興,這時候就聽見有人喊他,睜開眼睛一看,竟然真是李鳳霞,不過不是喊他“覺民”,而是喊他“餘教導”。餘教導有點慌亂失措,瘟頭瘟腦地起身,招呼李鳳霞坐下,自己去洗了一把冷水臉,覺得精神好一些。

餘教導拿了茶杯要泡茶,李鳳霞說:“不泡了,我坐一坐就走,你坐吧。”

餘教導就不去泡茶,坐下來,看著李鳳霞,李鳳霞卻不看他,隻是看著地上的青磚。

李風霞是西徑鎮人,西徑鎮是太湖邊的一個彈丸小鎮,是名聞天下的蘇繡的發源地,過去說的“閨閣家家架繡棚,婦姑人人習針巧”,主要就是說的西徑這一帶。李鳳霞出生在這裏,從小受影響,喜愛刺繡,她又是天生的聰明伶俐,手指靈巧,七八歲時的繡品就使長輩為之震驚,十二歲李鳳霞繡出一幅以中國名畫為藍本的能夠以假亂真的“春江圖”,父母見後,當機立斷,送她出去深造。後來李鳳霞畢業於丹陽正則女子藝專,繪畫及手繡功底十分厚實。五十年代末刺繡總廠一幅“百鳥朝鳳”圖。參加國際博覽會獲金質獎,就是李風霞自己設計並且親手繡成的。

從五十年代起,李鳳霞和餘教導就是鄰居,李風霞有兩個兒一子,小兒子到黑龍江插隊就在那邊安家落戶了。大兒子在本地農村插隊,後來回城時沒有合適的工作,就頂替母親進了刺繡廠。李鳳霞退休的時候,廠裏念及她的貢獻,不僅照顧她的兒子讓他也進了設金十室,還分廠一套二室一廳的住房給她,以後李風霞一家就搬走

餘教導在李鳳霞搬走之後,是時時念及她的,但囚為工作忙,也很少去看她。現在李鳳霞來,餘教導很高興,說:“你,這一陣子好吧。”

李觀霞說:還好,你好吧。”

餘教導說:“我還好,上次家麒來,廠裏哪個人的小孩要進甫橋小學,我……”

李鳳霞說:“我曉得了。”

餘教導一時就沒有話說了,坐了一會,他問“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