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楔子(2)(1 / 1)

(一)

“臣萬死!”

“臣萬死!”

“臣等萬死!”

頃刻之間,所有人都跪下了,所有人都來請罪。可是,誰不知道這不過是擺擺樣子罷了。

龍椅上的男子目光一沉,收起了方才的怒氣,繼續用手指撫弄著龍椅上的細紋,嘴巴裏卻不帶任何情感的念著,“萬死?萬死是麼?那麼,就去死吧。”

沒有人想的到,那個男子竟會如此一句。所有人都麵麵相覷,卻不敢不聲。死,歎何容易?死,又有多少人能放的下。

“請陛下恕罪……”不知道是誰低聲說了一句,眾人又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個個附和起來。

龍椅上的男子緩緩笑了起來,他的嘴角輕輕上揚了一個弧度,卻絲毫不減他的氣勢。這樣的笑,讓人心驚,讓人膽怯,讓人無法揣測他此時想做什麼。

眾人將頭埋的更底了,幾近與地板磕到。所有人都在等待最後的結果,等待他的一句“眾卿平身”。然而沒有。那個龍椅上的男子隻是站起來,連一句“退朝”都不曾甩下便走出這大殿。

命算是撿回來了,可這立後之事便再無人敢提。

(二)

那後來呢?

後來,依舊是慶典。宮裏的官員為了討好這個君王,便請來了各地最有名的戲班子。散席後留下他聽戲。

那晚的天很亮,朗月當空,有星辰為綴。地麵上,紅木搭成的戲台上綴滿了綾羅。舞姬散去,地毯上的花瓣依舊躺著,在時有時無的晚風中微微抖動。片刻,台後的二胡開始拉起,隨著風傳入眾人的耳朵。

此時,一個青絲如瀑的戲子在群臣的注視下緩緩走了上來。淺紫色的裙裾隨著她腳步輕揚,身上的狐裘將她的身形隱藏起來。現在並不是冬季,而她卻是一身冬衣,差點讓人以為她便是昭君。

曲子透著一種悲涼緩緩得感染著眾人。有人帶了疑惑,也有人慢慢入戲,唯獨有一個人目光深了幾分……

戲子上台站定,長睫輕抬,然後她輕聲地開始唱起。

興許是過於入戲,沒有人注意到那個穿著龍紋錦衣的人臉色已經變了,他盯著戲台,呼吸急促。

當她唱到別離之時,他從椅子上驚起,呆呆地望了許久。忽然,嘴角輕輕地上揚起一個弧度,淡淡地開口。可是聲音已經開始微顫。他說。“賞!”語罷起身離開,不願再多看一眼。

在場的官員麵麵窺視,卻沒有人敢隨便揣測他的意思。

“好!好!好!”忽然有人高聲讚道,配合著,他伸手鼓了幾下,然後有轉過身去看那群大臣,目光在一瞬間閃了閃,他嘴角輕扯起一個弧度,但是,那絕對不是笑。“……好是好,隻是可惜了……哪怕是再如何用心用情,也無法唱出那人的風華……”說罷,他高聲大笑,離去。

有人問道,“這……這是怎麼了?”

“我怎麼知道?”有人回答。

是的,沒有人知道。隻是聽說這個君王最後離開了,至於去了何處卻沒有人能說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