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早就讓你將礙眼的石頭搬掉,如今可好,都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嫻淑儀,這就是你所謂的留著她還有用?”
皇後方才冥思想了許久,對於南宮若凡將子衿認命為協理六宮之人的決定,她覺得或許這有些要抑製和打壓柳貴妃的意思,可是當皇後轉過頭一想,這何嚐不是南宮若凡要打壓自己的意思,所以對於子衿,她現在覺得很是礙眼。
當初是因為嫻淑儀說留著子衿還有作用,可以好好的利用她一下,可是皇後現在覺得留著子衿就是一個最大的禍患,如今子衿已經協理六宮了,而南宮若凡對她的偏寵程度不是他們任何人一個可以想象的,照這樣的勢頭發展下去,子衿很有可能馬上就要封妃,即便她現在一無所出,沒有孩子,南宮若凡照樣會因為協理六宮有功,給她晉封位份。
這後宮之中的所有嬪妃,皇後都是一天天看著她們進宮的,也是一步步的看著她們走向得寵的位置,可是她從來沒有見過南宮若凡對哪個妃子會如此的上心,即便是當初那樣盛寵的柳貴妃,不過得到的也隻是南宮若凡的寵了,根本就沒有愛意。
“德淑儀畢竟是嬪妾的妹妹,她什麼事情都很相信,嬪妾,如果嬪妾能夠留著她,最後能夠好好的利用一下她,一定能夠將她一擊擊倒,嬪妾敢向娘娘保證,她一定壞不了娘娘的大事。”
嫻淑儀始終覺得現在子衿對於她來說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威脅,她需要留著子衿,好好的利用一下她,為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益與好處。
如今南宮若凡最寵愛的人就是子衿了,嫻淑儀正好可以借著這樣的寵愛來利用子衿,就比如協理六宮之事,她就是利用了子衿去向南宮若凡說,消減了各個嬪妃的用度。
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會還多,嫻淑儀正巧可以好好的用南宮若凡對子衿的寵愛掩人耳目,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德淑儀如今正得皇上的寵愛,就算是本宮有意想要除掉她,隻怕也要費些心思了,況且她現在手中握著協理六宮的大權,皇上如此護著她,還能如何下得了手?”
皇後的語氣有些恨恨的,但是又有幾分追悔莫及的意味在裏邊。
當初子衿才是婉儀的時候,皇後便覺得子衿肯定會因為長得像德雲郡主而分在的得到南宮若凡的寵愛,果不其然,子衿不久之後便是淑儀的位份了,這在宮裏邊其實是不多見的。
宮裏邊的嬪妃進宮之前,身世再不濟的也是縣丞之女,宦官之後,可是像子衿這樣宮女出身的人,想要在宮裏站穩腳跟都不太容易,更何況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了,而偏偏子衿就做到了。
其實那個時候皇後就應該對她要有戒備才是,否則也不可能讓她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
當時皇後沒有在意這件事,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她覺得凡是這樣出身的人一旦成為了南宮若凡的嬪妃以後,都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宮裏邊還有一大堆虎視眈眈的人在盯著她。
皇後還記得南宮若凡對柳貴妃極為寵愛的那個時候,有一次闔宮晚宴上,南宮若凡稍微喝的有些多了,便出去太液池邊吹風醒酒去了,剛好太液池邊有一個正在摘蓮蓬的小宮女,南宮若凡覺得甚是有趣,便一下就將她封了婉儀。
後來更是覺得這個宮女談吐不凡,就將正在盛寵上的柳貴妃拋諸腦後了。
一心隻是寵著剛剛封了婉儀的那個小宮女,而這個小宮女也算是有些手段,就憑著婉儀之位也能夠得到南宮若凡的寵愛。
當時皇後與柳貴妃已經是形成了勢同水火的形式,本來皇後是想著將這個婉儀拉到自己的麾下來,也算是有一個在寵愛上可以與柳貴妃相較之人,可是偏偏這個婉儀不接受皇後拋出去的橄欖枝,隻是一心的想著自己的榮寵。
而這樣一個得寵之人,柳貴妃自然也是不可能將她招攬進昭陽宮中了。
憑著小宮女的寵愛,她自以為可以往著更高的地方爬去,就有點像現在子衿的際遇是一樣的,皇後柳貴妃兩邊不沾,隻一心在南宮若凡的身上。
可是她的結局呢?慘不忍睹。
這種人,柳貴妃又怎麼可能容得下她,在她三番兩次的頂撞了柳貴妃之後,終於柳貴妃忍不住動手了,而且還是一擊致命的那種。
本來這個宮女如果足夠聰明的話,她或許就是今日的德淑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