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房·司吏間。
趙宗武神情中帶有些許挑刺的坐於書案前,手上翻看著擺放整齊的文綜、案牘,透過那一個個蠅頭小楷不難看出經手人的細致、認真。
‘字裏行間透露著一股謹慎、認真,這張承一看便是沉穩、老練之輩,那李貴說其是浮誇之人絕屬誘導。’
字如其人,老祖宗傳下來的真言,這是對你最有利的判斷點。
不要小覷一人。
但知道歸知道,一些該說的話還是需要講出,至少在外人沒被順勢踩下時,你最好需要給他們一個台階。
不然他們怎麼好順勢而上呢?
帶著這種想法,趙宗武眼神中帶有幾分挑釁的指責道:“張司吏,你這案牘做的有幾分毛病啊!你看看你這幾處搞得,完全就是驢唇不對馬嘴啊!”
聽到這,張承還沒做出反應,在旁的王維棟忍不住講道:“不可能,我師傅怎會錄錯!這都是我師傅仔細核對後方才會寫入文案的。”
“維棟閉嘴!知事的話豈是你一小小胥員所能頂撞的!”聽王維棟所抱屈後,讓張承當即便嗬斥起來!
你個傻貨,這是你能反駁的嗎?
沒聽說過新官上任三把火嗎?
你不讓新來的官員找些差錯,不教育教育手底下的人,這怎會讓他們覺察到該有的威嚴呢?!
嗬斥完王維棟,張承就當即躬身向趙宗武講道:“胥員不懂規矩,望……”
不過趙宗武並沒有給張承繼續解釋的機會,因為他在這期間,已將在場之人的神情皆看在眼中。
王維棟的憤慨,張承的沉著,李貴的竊喜。若到這時自己還搞不清楚是怎麼回事,那才是最大的傻帽!
神情中帶有幾分不耐,手中文案重拍在案頭,語氣中帶有嗬斥道:“難道我是瞎子嗎?你叫王維棟是吧!難道說我趙宗武不識其中道理嗎?”
嗬斥其間,趙宗武身上竟散發出一股壓製人心的煞氣!
誰都沒想到一位年紀輕輕的青年,竟有比肩老卒的煞氣,但凡是有些見識的,這心中都會明白,趙宗武手上見過血!!!
“我……”王維棟一時竟被嚇傻。
雖說二人年歲相差無幾,但在氣勢上卻有著天地之別。
在旁看戲的李貴看到這一幕,神情間先流露出幾分錯愕,接著又多了幾分戲謔,隨後便打圓場道:“知事大人息怒,這王維棟不過就是一青年罷了,他不懂事兒,知事大人萬莫跟他一般見識。”
這前半句說的還是正常的勸說,但到了後麵就味道不一樣了:“老張你也真是的,沒事兒的時候也不知道多教教你這徒弟,這沒大沒小的,成何體統?!”
李貴哪兒是勸說,這分明是火上澆油。
這一臉真誠的為張承、王維棟開脫,此言若對30餘歲的中年來講,這確實是勸解開脫之言。
但李貴就是看中趙宗武並非中年,那心間必然火氣旺盛,年輕人的標誌是什麼?
年輕氣盛啊!
這後半句說的隱意多明顯,這分明是將矛頭指向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