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城·南城牆城門樓。
薈聚政治、軍事、經濟的中心帶,廣寧一直以來在遼東就承則重擔,現今又隨著遼沈之地的相繼陷落,想要確保大明在關外之地防禦帶的鞏固,這以廣寧為核心主導的遼西之地就更重要。
作為進出廣寧的中心,城南一直都以繁華來稱。
越繁華之地,越存重量級之物。
身為遼東人,那恐沒人不知李總兵之名,其在遼東所做出的貢獻讓人至今懷念,在民間更有呼聲表明若李公在世,那絕無今日遼東之危!
‘若非李成梁晚年所出庸招,又怎會有今日遼東之危!’看著眼前人來人往的石牌坊,趙宗武這心中卻暗道。
由暗紫砂岩雕建,其樣為三間四柱五樓式、那上有翹簷、通枋、欄板、鬥拱等俱全,由萬曆親定,遣京城之人監造,其飾存鯉魚跳龍門、一品當朝、二龍戲珠、三羊開泰、四龍、五鹿、海馬朝雲等浮雕。
為表彰李成梁早年在遼東所立功勳,便有了此石牌坊。
坊中豎刻有‘世爵’二字,橫額刻有‘天朝浩券’及‘鎮東總守遼兵官兼太子太保寧遠伯李成梁’字樣,下刻“萬曆八年十月吉日立”。
這石獅、抱鼓石、石獸鎮禦柱腳!
因為李成梁在遼東立下的‘赫赫之功’,這也使得在遼東存有以李家為首的舊有軍勳群體,隻不過因為李家二代中沒有及時能扛起大旗的領頭羊,使得這個龐大的群體終究是成為了過往。
明軍在遼東接連出現的敗損,更使這曾經的輝煌徹底成為回憶。
‘人死如燈滅,這人要僅沉浸在過去回憶之中,那即便擁有再好的前途,終究也抵不過泯滅的腳步。’
看著這石牌坊,趙宗武心中卻不由地感慨萬千。
見趙宗武神情嚴肅的看著石牌坊,王維棟這語氣中帶有崇敬的講道:“趙大人,您對寧遠伯也很尊崇嗎?若寧遠伯在世,哪兒會有今日建奴之猖獗!”
聽到王維棟所言,趙宗武嘴角不由浮現一絲笑意,隨後講道:“我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會回憶過往,李成梁的成就已成過往,對我來說能否解決眼下之事才是最重要的,畢竟這人單靠回憶活著,那無疑於是白日做夢。”
這……
王維棟怎也沒想到趙宗武竟會說著這樣的話,畢竟在絕大多數遼東百姓心中,李成梁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一時間,王維棟不知該說些什麼。
見王維棟未曾搭話,已轉身離開的趙宗武便頭也沒回的說道:“若沒事兒的話,就隨本官繼續問候護城官兵,沒見他們在嚴苛環境下當值,為了廣寧安危不辭辛苦的在值更嗎?”說話間已朝城門樓走去。
王維棟見狀忙腳下快兩步,朝已遠去的趙宗武追去。
趙宗武來巡撫府署已過了七日。
在這期間趙宗武遍查刑房留檔案牘,但是讓趙宗武心中驚奇的是,所查之中並無一絲痕跡,通過自己的查看,這廣寧近幾年的案情實在是太幹淨了!
沒錯。
就是太幹淨了。
幹淨到廣寧根本不存在任何陰暗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