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趙宗武的規劃部署,東海鎮在未來的勢力範圍,將會不斷隨著管控疆域的增多而變強。
在大明想要主宰命運,不管你是什麼出身,是做什麼的,這身後必須要擁有資本。
在這個黨爭不斷、吏治不明的時期,趙宗武又非是讀書人出身,做了錦衣衛,當了東海鎮指揮使。
這在大明的官員眼中看來,就是螻蟻一般的存在。
即便趙宗武擁有兵馬,但大明的官員在心中,就會潛移默化的去認為,自己才是這個時代的主宰!
武夫就該是被製裁的存在!
趙宗武不想要這樣的結果,也不想過這樣的生活,他要變強!要成為主宰一方大權的存在!
作為新設東海鎮的指揮使,趙宗武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讓東海鎮成為大明不可替代的擎天柱!
路很漫長,但趙宗武願意去走。
即便心中想著要不要造大明的反,但現階段並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建奴才是趙宗武第一要解決的要素!
“作為東海鎮麾下一員,你們在心中都要清楚,東海鎮背負的使命是什麼!
位列天子親軍序列,東海鎮不僅僅要在遼東,開啟屬於大明軍隊的新征途,同時也要在無盡海疆開啟征途!
為皇上解憂,為皇上獲取大宗金銀,同樣是我東海鎮要擔負的職責。
將虎嘯軍並入東海鎮序列下,並非是簡單的將陸軍合並歸一,就連兩軍所擁海軍都需重新整合!
如今我東海鎮所控範圍,北望遼東,中至金州,西至覺華島,東踏長海群島,南控蓬萊兵備道。
在這遼闊的駐防區域,我東海鎮需絕對保障駐防區域的安全!
為了確保駐防這遼闊區域,我東海鎮麾下將士,依舊能確保超強的戰鬥力,各軍種將會明確劃分!”
趙宗武手持指揮棍,虎目如炬,環視在座眾將,條理清晰的闡述,此次東海鎮要進行劃分的情況。
作為東海鎮的一把手,趙宗武所構思的每一步,都必須確保東海鎮將士的戰鬥力!
如果推動革新的戰鬥力,還不如原先所保持的戰鬥力,那麼這樣一次革新,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失敗的。
失敗,在東海鎮就代表著戰敗!
如履薄冰的在遼東占據狹小的根基之地,現實不允許趙宗武有一絲的失誤,一旦出現失誤,就會被占據大勢的建奴抓住機會!
雖說現在建奴在遼東占據優勢,但與幅員龐大的大明相比,所占底蘊依舊算很渺小。
隻不過先前一連串勝仗,使得二者間的差距,有了大幅不對等縮減。
但怎奈聚於大明朝廷的官員,首要想的是如何爭權逐利,再加上大明地方災害不斷,這也使得大明的確負擔著很大的壓力。
管控的事情越多,這容易出錯的時機就多,在這樣的因素下,使得大明在遼東之勢顯得很拘謹。
正因為這種拘謹,甚至畏懼的戰略思想指導,一步步出現錯棋,最終讓努爾哈赤、皇太極先後抓住機會!
最終給了建奴蛇吞象的天機!
現在的建奴就是擁有這樣的優勢,而在這樣一種前提下,趙宗武率領東海鎮攻占了遼東金州,依靠先知先覺,欲在金州建設屬於東海鎮的根基之地。
同樣。
建奴在不斷擴張、不斷吞並的這一時間段,使得內部勢力也達到了一個瓶頸期,需要考慮的因素多了,這也使得在一些前提下,建奴也不能像以前那般肆意妄為。
三者皆擁有這也一種前提,這使得大明、建奴、東海鎮出現一種微妙的關係。
也使得該地區出現難得的詭異平和。
趙宗武如果能抓住這寶貴時機,為東海鎮進一步夯實基礎,那建奴想興兵來犯金州,這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