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地方權力的明確(1 / 2)

有了前兩者的認同,趙宗武心中基本能猜出,張承要講的第三件事情是什麼。

地方權力的根源。

在大明為官,那沒有誰心中不清楚,大明官場的權力沉積帶,僅僅隻能明確到縣城一級。

即便是這樣,一方縣令、知縣,初到任時必須與當地士紳拉好關係,民間所說其為百裏侯,掌管一切大權。

但如果和當地士紳,沒有將既得利益區分好,這政令甚至連縣衙都出不去。

論春秋筆法、陰奉陽違,那誰都沒有華夏官場玩的溜。

看似後世那些金發、銀發的蠻夷是文明紳士,智者代表,可真要與我華夏相比,那本事差的不隻是一星半點。

隻是我華夏雖已崛起,但怎奈有些人這心中依舊跪地,從心底裏就自我催眠,認為華夏根本就不應該比別人強。

這tnd是什麼狗屁腦回路?!

哪個族群中都有垃圾、糟粕,即便是強大起來的華夏一族,那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因為這樣的先天不足,這也就造成了當前賦稅難收的情況,自耕農不斷破產,士紳豪強兼並土地,再加上貪贓枉法的官員,大明現在已是積重難返!

利用太監勢力製衡文官勢力,這本身就不是件地道的事情,想要解決問題,唯有從根本出發才行。

“張主事,你說的第三件事,應該是金州權力的基礎搭建吧?”

雖說言語中帶有反問,但具體意思卻很明確。

張承鄭重道:“大人所講沒錯,固然訴苦大會、編戶造冊在金州,亦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但現階段想要依靠一縣之地,來抵禦建奴大軍,明確東海鎮發展模式,從根本上做出改變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沒有在金州明確權力,那根本就無法做到及時跟進。

覺華島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根源上來說,就是沒有士紳、豪強的阻撓!

官府真正將權力下放到基礎,唯有這樣,也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在覺華島發展的那段時間,讓張承明白了一個道理,地方想要擁有長久發展,想要讓百姓過得富裕,這官府不掌強權是不可能的!

但恰恰是這一點,在大明又是不現實的一件事,一句祖製不可改,幾近成為了官員士紳的致勝法寶!

用所謂的禮法大義,來做挖大明牆角的齷齪之事!

也不顧孫傳庭、盧象升、史可法、閻應元他們是怎麼想的,在他們其中固然有出身士紳的,也有出身豪強的。

能在大明行讀書之事,那家境都是說得過去的。

但這些感受也僅僅隻是感受罷了,金州士紳、豪強、惡霸,經過建奴之亂、訴苦大會,盤根錯節的勢力基本被掃蕩一空!

這其中固然有開明士紳,但就現階段的東海鎮來說,隻要是士紳、豪強,那基本就是對立麵!

趙宗武想要塑造的地方,是一個官府真正掌權,說一不二的存在!

而不是說因為有士紳、豪強的存在,使得政令根本無法執行,那這樣的官府遲早有腐化的一刻。

趙宗武臉上帶著笑容,講道:“張主事,這一點你大可不必擔心。

雖說本將這些時間,沒有去具體負責地方事宜,但這最重要的一點,本將還是有所準備的!

金州想要有長久、穩固的發展,那避免不了大規模革新,而想要將各項利民政策執行下去,必然需要一個高度集中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