閹黨官員的事情,等到以後再去考慮,現階段需要解決的是陝北之地,到底應該用怎樣的方式去穩定。
“現在對我軍來說,軍事壓迫的態勢不是問題。”趙宗武眉頭微皺的看向盧象升他們,“之所以本公先前一直都在壓製著麾下大軍出動,就是考慮到地方流寇群體。
雖說能夠很快的將其鎮壓,至少說這盤踞在陝北之地的流寇群體是這樣的。
但是鎮壓歸鎮壓,收複失地歸收複失地。
如果說此番我軍不能借此機會,將地方上殘留已久的各種問題,盡數給拔除幹淨的話。
那麼我們就是會再度遇到,地方官員貪腐成風,天災再度降臨時,那地方的百姓,迫於生計,就是會選擇再度揭竿而起!
叛亂的種子一旦撒出去,一旦生了根,除非你能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去通過良策不斷去安撫百姓之心。
那麼百姓就會因為生存問題,而會再度選擇造反!
一旦陷入造反,剿滅,平定,暫穩,再造反……這樣的怪圈後,那麼陝西的底蘊,就會在這樣一種模式下,不斷的被消耗掉!!”
雖然說洪承疇是新加入進來的,但是趙宗武早已將他內定為核心圈成員,即便說這般早的讓他接觸這些,多少有些操之過急的意味,但是趙宗武他還是有信心降服洪承疇的。
因此在講述這些時,他也就沒有太多的顧忌。
而同樣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也使得洪承疇心中生出了幾分別樣的感動。
一直以來,洪承疇他的心中,都是擺著上下官級的心態,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投效到定國公麾下做事。
雖然說效忠的還是大明,但是在官場上,他們會為了自己的權勢,而選擇抱團取暖。
現階段就洪承疇略顯格格不入。
但這都是很正常的存在。
誰都有這樣的一個曆程。
盧象升微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講道:“國公爺,這段時間卑職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其實通過這段時間,在榆林府地方上的反饋,我們在施政方針上還是存在著一些出入。
其實就陝西當前的民生來說,固然建立基礎的政權,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是陝西的實際情況不比遼東。
遼東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礎政權,是因為每月都有大批流民進駐,為了確保地方上的問題,就必須一步步的紮實去建設基層政權。
但是陝西的情況就特殊了。
因為旱災的緣故,使得大量的百姓外逃,在這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就是那些士紳群體,再加上有流寇肆虐的緣故,使得很多地方多是百裏無人。
這一階段,我們在過度的去追求,村、鄉、縣、府等完善的行政體係,就有些刻意呆板的模式了。”
聽著盧象升介紹的這些,趙宗武像是被點開了一般。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盧象升講的這些,很好的破解開了,陝西當前所遇到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