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製衡有道(1 / 2)

“如今看來隻能這樣了。”張維賢沉思片刻後,輕歎了一聲:“既要確保趙宗武他不南下,還要穩住當前的流寇大勢,這些年朝廷為了圍剿流寇大軍,已經消耗了太多的銀餉,如果能用招安的名義,暫時穩定住這些流寇,那麼再尋機鏟除掉他們也不是不行。”

對張維賢他來說,與五年前的心態相比,他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五年前的他,的確想為這個大明做出些自己的貢獻,盡管說在這中間也夾雜在一定的私心,但是更多的卻也是為了讓大明變好。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之身邊鬥爭的不斷激化,這也使得他的內心漸漸發生了改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身邊的環境已經改變了,就算是他不想改變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本公就等英國公確定了。”徐希笑道:“若是能早一點想通這點,恐流寇大軍在北直隸境內時,便已經解決了這些泥腿子了。”

作為堅定的招安派,從一開始徐希就不想通過戰爭去解決流寇大軍,因為這些年的演變,使得他自始至終就沒有擁有過大的兵權,別看徐希是平國公,與張維賢他們是同一序列下的輔政國公,但是他麾下就沒有太大的武將群體。

相比較於張維賢掌握民生、監察,朱純臣掌握財權,趙宗武掌握兵權,他們皆能通過各種渠道來讓自己手中掌握大權,但是徐希掌握的卻是審判,盡管說這中間也能撈取銀子,但是軍隊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那不是一般的消耗銀錢啊!

所以說相比較於張維賢他們,徐希手中掌握的兵權,可以說是四個人當中最少的那一位。

這也是為什麼徐希他願意招安流寇的原因所在。

按照徐希固有的思緒來定,既然說這些流寇大軍那麼能打仗,那麼老子給你們想要的一切,你們隻需要投效到老子的麾下,全心全意的為老子做事就行,即便這中間你們犯了什麼事兒,但是隻要你們能表現的夠強,那這些都不是事兒!

因為出發點的不同,對張維賢來說,他經曆的要比徐希多的多,所以考慮的因素也就多了很多,這些殺紅眼的流寇,絕對是不可能老老實實的待在地方,即便是將他們給招安了,可也一定會繼續為禍一方,但另一方麵他們為禍的範圍卻也變小了。

既然將他們給招安了,那麼朝廷必然是需要讓他們鎮守在某一處地方,並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步去對他們施行滲透、控製,在這樣的階段中,不斷去鏟除一些大的匪徒。

如果說張維賢手中,敢擁有趙宗武三分之一的勢力,那麼他說什麼也要鏟除掉這些流寇大軍,但恰恰他手中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盡管說兵馬是足夠的,但是這武將素質卻遠遠達不到水準。

再加上在這件事上,朱純臣、徐希形成了統一出發點,因此這有些時候,他也不能太過於決絕。

“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是有些基本條件必須要講明。”看著神情中帶著亢奮的徐希,坐於位上的張維賢繼續道:“這一次雖說是要招安流寇大軍,但是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小流寇勢力必須要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