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初見是九月的天、有點太熱。老天應該下點雨、給它降降溫。
———————————————————————
十一歲到十四歲之間的記憶是空白的,給我這本就不完美的人生又補上了殘缺的一筆。
然後,青春讓我帶著這空白的記憶,跌進了十五歲的時光裏。
我給那段時光起了一個名字——沉迷。
我沉迷在一個“女孩”給我帶來的夢境裏,沉迷在那個夢境裏每一天,每一刻從教室後排看著前排她背影的日子裏。
九月之前,我接到了錄取通知書,以我那勉勉強強的成績進入到了市重點高級中學。這一切都出乎了家裏所有人的預料,在他們眼裏我隻是一個腦子比不上姐姐,長相比不上弟弟的一個中等貨色——一個被叫做“老二,老二”的孩子。
不過父母並沒有給我那種連學費都付不起的家庭,相反家裏的條件算是小康生活。至少在那個年月裏能每天坐在空調屋裏把自己身上水分徹底風幹已經是最好的享受了。而我就是在這種生活裏,慢慢成長,沒有經曆過什麼挫折!也不知道什麼叫挫折?好像十五歲的年紀不應該經曆太多的挫折一般,應該那隻是十五歲而已。
在夏日午後,那時候還是高中沒有開學的日子。我總是喜歡趴在自己二樓陽台上,偷聽坐在胡同口閑聊的那些大嬸大媽中一會兒數落自己兒子多不爭氣,再一會兒還是數落自己兒子多不爭氣。
真的很不爭氣嗎?
姐姐說:那是謙虛,你看看整個胡同裏,哪家孩子像我一樣整天就知道呆在家裏搞些外人難以捉摸的事情。
比如:盯著自己客廳牆壁上貼著世界地圖發呆,這呆就是一下午;再或者、在陽台上捉來一隻螞蟻把它放到最右邊,然後一直驅使著它走一條直線、直到最左邊時、再度把它捏起來放到最右邊讓它再來一遍、兩遍、三遍……
她哪裏又知道,世界地圖上麵有一個叫做巴黎的地方是我這輩子最想去的地方;她哪裏又知道,我隻是好奇為什麼螞蟻要一步一步堅持著走下,即便它明知道自己在被人戲耍還要如此倔強的走下,難道它不累嗎?
家裏人起初當我是瘋了,就在差點要帶著我去看心理醫生時。這時候家裏幸好來了一個叔叔,我老爸的朋友,一個中學裏班主任。
他無意中看到陽台上的我正抱著《三國演義》挺有樣子的細讀時,很是好奇走到我身邊。瞅了瞅書中幾個生僻字,問道:“這幾個字怎麼讀?”
我回答出來了,他竟然露出了一副驚訝的表情。心裏忍不住歎道:笨蛋,不認識。我不會查自己字典嗎?你當這是貧苦時期,家裏連本《新華字典》都買不起嘛?
這叔叔興趣忽然濃了,趁著老爸出去買幾個下酒菜的空隙,搬個凳子坐到我身邊,問道:“三國裏,你都喜歡誰?”
“毒士賈詡、鬼才奉孝、外加十三歲便被自己哥哥害死的曹衝曹蒼舒!”
他用一副幾乎震驚難以言語的表情看著我,沉思了很久之後才說道:“男孩子不都是喜歡勇猛的呂布,忠義的關羽,豪膽的趙雲嗎?”
“過關斬將,勇夫所為,也隻能做一國之軍將。”我搖頭,做出電視劇裏古人讀書時搖頭晃腦的模樣回答道:“運籌帷幄,料敵先機,這才是智者所為。”
那叔叔幾乎要瘋了,我瞧著他那誤把我當成天才的傻樣,忍不住竊喜幾聲:虧你還是班主任呢!現在的大人也太看不起孩子了吧。話說我都已經十五歲了,難道不知道電視上有個叫《百家講壇》的節目?那裏麵可是時不時就播放幾期對三國人物評析。隻需看上幾眼,便足以強裝出自己有媲美大人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