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陳靜提著行李箱準備離開黎家的時候,就聽到李阿姨從自己背後傳來的聲音:“小陳,等會兒。”
陳靜頓住腳步,回頭看她,眼中待著疑惑。
李阿姨趕緊上前,環顧四周,見除了陳靜和自己之外沒什麼之後,便悄悄的塞給她一個被裝得鼓鼓的信封,小聲的說道:“小陳,阿姨知道你媽媽生病住院了,要手術費,可是剛剛結的那點兒工資哪夠?這就當阿姨的一份心意了,你是個好孩子,要好好讀書,將來一定會有出息的!”
陳靜聽李阿姨這一番話,又是激動又是感動,緊緊的握住她的手,在心中記下了她的這份情,尋思著以後一定還她十倍的恩!
壓下眼眶中的濕潤之意,收下那份厚重的信封,誠摯堅定的說:“阿姨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的!以後也一定會報答您的這份恩情!”手指攥緊了信封,好像那信封有千金重似的。
在他們家落魄的時候,親戚們各個避如猛虎;被債主逼迫上門借錢的時候,他們各個搖頭都說沒錢;在父親承受不住壓力跳樓自殺的時候,也沒有人來安慰過他們母女一句。
就算不折手段又怎麼樣?
就算失去初心又怎麼樣?
為達目的,不論過程,也一定要報了這份恩!
親人是在血緣關係的基礎上加了一層厚重的感情,可是真正的親人都不肯救濟她們,甚至譏笑諷刺;而一個認識不足三個月的陌生人竟然拿出大筆的金錢,伸出了援助之手。
十分可笑的,真正的親人不是親人,真正的陌生人卻勝似親人。
李阿姨慈祥的拍拍陳靜的手背,笑著說:“阿姨相信小陳可以辦到,所以小陳要更加努力的上學,去考q大。”
陳靜又哪裏不明白李阿姨這是在鼓勵自己?當下便抱住她,在她懷裏小聲啜泣。
泣不成聲道:“阿姨,你是除我媽外第二個這麼愛我的人。”父親的跳樓自殺、母親的生病住院對陳靜的打擊很大,她這一路走來不易。
可是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使她逐漸成熟,逐漸變得堅強。
好像是從她踏上這條路開始,她就沒有去後悔的權利了,隻能試著做到更好。
當然,她也沒有後悔了。
李阿姨抱住在自己懷裏哭成了淚人兒的陳靜,慈愛的拍拍她的肩膀,像在哄小孩子睡覺,又像是在懷念什麼。
——李阿姨膝下無子!
年近四十五的李阿姨以前其實是有玲瓏可愛的一個女兒的,可是後來在探親的時候,被劫匪搶走了,至今都還沒有結果。
後來,那個被搶著的孩子就成了李阿姨的心結,再後來,李阿姨也再沒要過孩子了。
為此,李阿姨當初還覺得對那個玲瓏可愛的女兒深切的愧疚。
這時,李阿姨開口了:“要不小陳,如果不嫌棄的話,你做我幹女兒吧!”其實打心眼裏喜歡這個沉靜少語的少女。
這下,陳靜完全是被李阿姨突如其來的話,給驚訝到了。
幹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