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必須麵對現實,38歲的那個朱曉明最象,就決定明天先去找他。
第二天清晨,蘇小玉將熟睡的女兒推醒,給她換了一套洗幹淨的童裝,弄她吃了點飯,喝足了水,才抱著她走出院子。
“又去找她爸爸啦?”村裏幾個知道情況的人站在路邊,跟她打著招呼。
“嗯。”蘇小玉烏著臉應了一聲,頭也不回地穿過那條小橋,往外走去。這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她現在都成了這裏的新聞人物了,背後的議論越來越多,盯在她身上的目光也越來越刺人。
上了一輛滬鬆線,乘了一個多小時才到達鬆江。她沒有出站,就去轉乘到張澤鎮的車子。到了張澤鎮,她從車上下來,拿出那張紙,走到路邊一輛摩托車麵前問:“搭到這個村裏,多少錢?”摩托車手接過地址一看,說:“這個村離這裏很遠,起碼20元錢。”她說:“獅子大開口。”就轉身去問另一輛。
這個鄉鎮都抵上她老家縣城的規模了,街道縱橫交錯,商店鱗次櫛比,五彩繽紛的招牌滿街都是。街上的人很多,車也不少,還有幾條狗在閑竄。
蘇小玉一連問了好幾輛摩托車,才有一個車手隻要15元錢就肯搭她去那個村裏。她跨上去,把孩子抱在胸前,坐穩,抓牢,摩托車就“嗚”地一聲,呼嘯著朝前開去。她嚇得拚命叫:“慢點,開慢點,兩個人呢。出了車禍,你賠得起嗎?”
到了那個村裏,摩托車手幫她問到第6村民組,見路上有個農民在走路,就停下車,回頭對她說:“你問吧,那人叫什麼名字?”
蘇小玉摘下頭盔說:“請問,朱曉明,是哪一家?”
“朱曉明?是不是邢家的倒插門女婿?”那個戴著涼帽的農民站定,指著埭路北邊的一幢民宅說,“那幢灰色的樓房就是邢家,那家有個插插門女婿,好像姓朱。你們是他什麼人?”
蘇小玉沒有回答,跨下摩托車,將孩子放到地上,付了錢車,摩托車一溜煙返回去了。她站在陌生的埭路上,眯眼朝那幢灰色的小樓看去,心裏突然有些緊張。
看得出,這是一個很富裕的村莊。老百姓的房子家家都象電影裏看到過的小別墅一樣,有的還有著教堂式的尖頂,形狀洋氣好看,外牆貼著瓷磚,有的刷著塗料,顏色非常鮮豔。周圍是一片片肥沃蔥綠的田野,一叢叢雲一樣濃密的綠樹。水泥鋪成的埭路畢直平坦,兩邊有幾個小商店,還有一個小工廠。
在眾多漂亮的民宅中,那幢房子最灰舊,也最簡陋。這就是朱曉明的老家?蘇小玉忐忑不安地領女兒往東走去。走到這幢房子的宅前,停住腳步,猶豫起來。她真希望這裏的朱曉明,不是她遇到的那個朱曉明,而隻是一個同名的朱曉明。
這時,有一些村民發現了她們,紛紛站在自家的場院上朝她們觀看。農村裏都有看熱鬧的習慣,哪兒都一樣。蘇小玉作好了被圍觀的心理準備,目不斜視地抱起地上的女兒,昂頭往裏走去。走到路的中途,裏麵有個長條子的老婦人從門裏走出來,叉著長腿,立在門前,手搭涼棚,朝她們看來。
蘇小玉走到樓房前的水泥場地上,停住,有些畏懼地拉著女兒的手,顫聲說:“請問,這裏是,朱曉明的家嗎?”
“是啊?”老婦人驚訝地張大嘴巴,“你們是?”
蘇小玉往前走了幾步,又問:“你是他的媽媽吧?”
這時,從樓上走下來一個老漢,個子比老婦人要矮些,身子卻很硬朗。他聳動著花白的眉毛,替老婦人回答說:“是呀。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蘇小玉臉紅了,依然不肯回答他們的疑問,而是繼續追問:“你們的朱曉明,幾歲了?他是大學生嗎?”她要吃準了,才回答他們。不能認錯了人,叫他們笑話。
老夫妻倆被她莫明其妙的問題弄呆了。老漢愣了一下,感到事有蹊蹺:“來,進來坐一會,你說什麼?我們沒聽懂。”
蘇小玉走到門口,象農村裏相親一樣,細致打量著這幢小樓,還有沒有回答他們。小樓三上三下,麵積很大,裏麵卻空蕩蕩的,都是些簡陋的老式家具、小型農具和夏季農作物,還有一些雜亂的生活用品。堂屋裏頓著一張吃飯的方桌,東西兩側的屋子裏各有一副磚砌的兩眼灶。東房裏那副灶上蒙滿了塵土,長年沒動火的樣子,一定是朱曉明的。樓上大約就是老小兩代人的臥室了。
這農家小樓和磚灶,讓她想起自己的家來,心裏不禁生出一種親切感,還是一種惆悵和內疚。以前,爸爸媽媽總是在這種灶上給她燒飯做菜,可她卻離家出走了四年多,一點消息也不給他們。女兒是不敢回家啊!她常常一個人想想,就要在心裏哭喊,女兒已經有了孩子,可孩子卻沒有爸爸。這個沒良心的男人,騙我有了孩子,就不聲不響地躲掉了,我怎麼有臉回來見你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