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之語打算先給人們建立一個簡單的避難所,把人們帶到避難所,暫時的避難。剩下的就是幫每一戶人家重新建造房屋。
並且重新規整了田地,把該翻整的土地翻開,讓雨水好好地浸泡一下土地。之後再種植上雙生蓮,就萬事大吉了。
這件事情可以找李清誌來幫忙,他現在正在想著再拓展一個藥園。正好這邊離三齊城並不遠,所以很適合李清誌。
一旦有人經營這片土地,那麼這裏就會漸漸地重新煥發生機。年輕人也就會漸漸地回到這裏,人一旦多了,該有的東西也就漸漸地就會出現了。
蘇之語自詡不是什麼悲天憫人的人,但是在錦酌眼中,蘇之語的善良讓他著迷。
因為蘇之語並不是什麼聖母。有時候見到一些無能為力的情況,雖然蘇之語會很難受,但絕對不會做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許諾,也不會做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
故而錦酌很喜歡蘇之語的善良,她覺得,這是蘇之語永遠不會變的,一種特別的品質。
並且這一次,蘇之語很可能拯救一個瀕臨毀滅的村子,這是讓錦酌最為開心的地方。
蘇之語並沒有想這麼多,也沒有注意到自己心中的善良,她總覺得這是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並且自己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情,想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過,錦酌和蘇之語不能在這裏待很長的時間,所以在選出新的官員來之後,把該做的事情布置好了之後,然後回到了京城。
反正李清誌也不是什麼愚蠢的人,即便是新任官員有什麼錯誤的事情,李清誌也能夠用合適的方法來提醒官員。
回到京城之後已經好一段時間了,但是蘇之語一直沒有緩過勁兒來,她又不想讓錦酌擔心,於是就一直強顏歡笑。
不過錦酌又不是什麼傻子,能夠看出來。
這一天,蘇之語收到了來自瀝青質的信,上麵寫了村子的近況,看起來十分的不錯。蘇之語十分信任李清誌,所以沒有懷疑。
並且,錦酌收到了該地的州府的邀請,請他們再過去視察一下。
再次回到這裏的時候,蘇之語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村落,房屋都是新建的,並且十分的堅固,不再害怕風吹雨打了。
新任的州府也是一個有誌青年,與李清誌一拍即合,把這裏治理的十分不錯。
“明明隻有三個月,現在已經是另一番光景了。”蘇之語的心情明顯的好了不少。
“是啊。”錦酌笑著對蘇之語說道。
看到蘇之語的笑容,錦酌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雖然見識了很多的黑暗,但是蘇之語沒有放棄對美好的渴望,她所期待的,所有的一切,就是浴火重生之後的,一切欣欣向榮的景象。
正是因為如此,蘇之語才更加的向往和平,更加的向往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