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變化(1 / 2)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借鑒的,但是改革不宜太快,並且是在民眾還不是很難能夠接納新鮮事情的時候。但是我覺得教育上的改革確實迫在眉睫,等大眾能夠接納了,或者是基本的知識水平提高了之後,就好辦了。”蘇之語說道。

“這個倒是,凡事都應該有輕重緩急才可以。不然的話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改革太快的話,一些政策還沒有落實,就會引起一係列的反應,反而是影響國家的穩定。”錦酌不是那種急功近利的人,知道循序漸進這件事情。

“但是說實話,你看看這個南陽郡,基本上就是整個江南的縮影了,就連最繁華的南陽郡都這樣,我覺得改革的難度很大。”錦酌有些擔心。

“你要知道,世人本愚,有時候他們都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腦子,當權者說什麼他們聽什麼。但是一些觸碰到傳統的東西,他們又會變得十分的‘清醒’用盡全身的力量來反抗。”

“但是,當這些傳統變得不再是傳統的時候,當他們嚐到改革的甜頭的時候,就不一定會是什麼樣子的了。”蘇之語隱晦的說。

“詳細說一下。”錦酌感覺自己好像聽懂了,但是又好像有些地方沒有聽懂似的。

“其實就是輿論控製了,如果是一堆身邊的人,不起眼的人,說自己因為什麼事情得到過好處,那麼一定會有人也很想知道究竟是什麼好處,然後告訴別人自己得到什麼好處。”

“其實主要的還不是朝廷的宣傳,那隻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之間的事情,有人帶頭,就會有一些人相信。”

“你要知道,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是沒腦子的人。”蘇之語很不客氣的說了這樣的話但事實就是如此,在現代的時候,人們的教育水平要比這裏的高一些,但是依舊有那麼多人那麼容易的被帶節奏。

其實也就是說明,現代的人都不能夠做到的事情,這裏的人也不是那麼有思考能力的人,所以說,帶節奏這件事情,要是用到正道上,還是一件好事。

“你,腦子裏麵的東西,總是讓我捉摸不透。”錦酌笑著說,感覺這個提議是他之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建議。

一般的臣子都會建議,說什麼用新的政策,讓地方的州府辦一些學堂之類的,然後強行安排一些女眷來學堂裏麵讀書。

這樣的結果不一定會很好,說不定會引起一些富商的反抗。在江南,那些富商掌握的資源,有時候連朝廷都會忌憚一些。

所以,這樣的改革最好是在那些富商還沒有察覺的時候就開始改革,一點點的讓他們手中的權利流逝。

錦酌看著麵前的這個小姑娘,心中總有千言萬語想說,但是都不知道用什麼語言說出來比較好。

“現在說這些還是有些早,或許你可以跟劉玉義商量一下,到時候再實施起來,感覺會方便一些。”

“不過,我覺得,劉玉義本身就是一個商人,你這樣給他說的話,會不會打草驚蛇了?”蘇之語有些擔心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