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錦酌的目的十分簡單,就是講損失最小化,預防一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要是有一點的膳食,都會讓離國遭受一些不是很好的事情,現在錦酌雖然不怕葡國,但是現在絕對不是滅了葡國的好時候。
要等到葡國的國民徹底的對雲逸失望了之後,進一步掌握住葡國的民心,向他們的國民傳播離國好的思想,之後就能夠名正言順的收了葡國。
表麵上的名義是讓葡國的國民也過上好日子,也成為十分領先的離國的國民,實際上就是以保護葡國人民的名義侵略一個國家而已。
錦酌定定的看著下麵的人,想從他們的臉上看出一些解決方法。但是他們要麼在沉思,要麼就是在逃避,所以錦酌並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良策。
最後錦酌還是決定按照自己想的方法去做——將這些使者軟禁起來,但是一定要好吃好喝的待著,派很多人圍在他們的周圍,防止他們自殺,一路護送到葡國境內,這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即便是路程可能會很長,走的時間可能會很慢,但是這已經是錦酌能夠想到的最好的方法了。如果不是這個方法的話,錦酌很可能會因為使者的事情,真的跟葡國打起來。
即便是這是一個費時費力的任務,但是絕對要這樣做,讓這些使者一根寒毛都不少的回到葡國,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蘇之語看著錦酌,她猜不透錦酌的想法,隻能隱隱約約的覺得,錦酌可能是有一些比較好的主意了,但是也不一定是什麼好的主意。
她也開始想,該怎麼處理這些使者。
下麵的使者好像意識到了場上的寧靜,心中安心了不少,因為這樣的行為就是說明,這些離國人好像也是在剛才才發現自己這一邊的計劃的,所以並沒有一直被當成猴耍,這樣的安慰,讓他們都好受了不少。
蘇之語想到了一點,轉頭對錦酌小聲的說道:“好吃好喝的把他們安然無恙的送走。”這句話十分簡潔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錦酌用基本上看不見的動作回應了一下蘇之語,輕輕地點了一下頭,蘇之語明白了,錦酌這是跟自己想到了一起去。
有兩個人能夠有同樣的想法,這就說明這個決定十分的明智,並且相對來說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來人,送使者回驛站。”錦酌說這話的時候,暗示了一下自己身邊的貼身太監。貼身太監領會了精神,再加上剛才聽到了蘇之語所說的話,貼身太監已經知道自己需要做什麼了。
他帶了很多小太監,把這幾個使者圍的裏三層外三層的,十分謹慎的送到了驛站,那陣仗看起來,要比皇上的半副鑾駕都要威風。
這些使者知道自己被軟禁了,本以為會有一些十分不堪的對待,比如說不給飯吃,不給水喝,不讓上茅廁之類的。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這些人對這些使者相當的客氣,同時驛站外麵傳的是,這一次葡國進貢了很多好東西,對離國相當的尊敬,所以這些待遇都是錦酌賞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