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五十六章 不速之客(1 / 2)

一炷香在小小的香爐之中緩緩燃著,君臨就這樣捧著一本兵書邊看邊踱步,麵色沉靜安穩,沒有半點吃力費勁的樣子,看得一旁的莫傾城總覺得他是在和蒙炎隨便開個玩笑。

蒙炎倒是對這邊的進程毫不在意,他溜到莫傾城這邊,卻沒有再和她靠近說話,隻是就著陰涼、吃著糕點,像個再尋常不過的紈絝子弟。

君臨手中的書冊一頁頁輕撚翻過,直到最後一篇,兵書合上的下一秒,爐中的香便燃盡了。

蒙炎從石凳上跳下來,抖了抖手上的糕點渣滓,嘴裏含混不清的問道。

“來,讓師父考考你,何為兵者五事?”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危。

天者,陰陽、寒暑、時製也。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法者,曲製、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雖然莫傾城並沒有學過兵法,可看著君臨從容不迫這一答如流的樣子,就知道他說的一定是正確答案,沒想到他居然真的可以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將這本兵書上的內容牢牢記住。

君臨的表現如此出眾也是有些出乎蒙炎的意料,看樣子這個呆愣愣的太子也不是一無是處,腦子還是挺好用的,不過兵書這種東西可不是光靠死記硬背就能運用自如的,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他是否能夠理解短短字句當中蘊含的深意。

想到這兒,蒙炎直接將兵書一扔,也不再看著上麵體問背誦,而是由著自己的性子問了一道理解題。

“太子殿下,你可否用自己的話來給我解釋一下‘兵者詭道’的意思?”

在一旁看著的莫傾城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剛才說好的,一炷香的時間把整本兵書都背下來,君臨能做到如此已經算是神乎奇跡,如今蒙炎居然還要讓他將語句當中的深意都表達出來,實在像是刻意為難。

不過君臨倒是沒有表現出如何驚慌失措,隻是皺眉沉默半晌,似是在思考該如何回答蒙炎的問題,而後想清

“領兵打仗的戰術千變萬化,其中運用出其不意的方法欺騙敵人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計謀,正所謂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隱蔽己方的真實意圖,造成敵軍的錯覺,從而使敵人判斷失誤,在戰場上便能占盡先機、多出勝算。”

君臨所說的話和兵書上麵的詞彙完全不同,可三言兩語卻道出了計策當中的精髓所在,這樣的聰慧機警讓蒙炎也不由得側目。

蒙炎一直對這個好像突然之間蹦出來的太子殿下不感冒,這些年來他一直在東宮之中不問世事,可才剛一露麵就要蒙家拱手奉上一直保管了這麼些年的兵權虎符,換作是誰都會覺得不公平。

蒙炎是蒙家唯一的嫡子,從身份上來講,和這些在都城當中長大的貴族沒有什麼兩樣,獨一支的血脈甚至要比尋常世家子弟來的更加金貴一些,可這些年來,蒙炎卻一直都在邊塞戰場之上為了雲州而奮鬥拚殺,從沒有享受過幾天都城繁華和安逸的生活。

當今聖上除了給蒙炎冠了一個大將軍的虛名之外,對蒙家再無任何封賞和嘉獎,雖然自家父親一直都跟蒙炎說,蒙家已經深受聖寵,位份再高便容易招人妒恨,可對於這番說辭,蒙炎卻並不全然盡信。

雲州雖然是個大國,邊疆外亂卻始終沒有停息過,如若不是靠著蒙家一直戍守邊關,又哪裏會有這般平和安寧的都城?無奈蒙家即便軍功赫赫,可身上的兵權到底太重,即便聖上再如何倚重,也還是容易招致猜忌。

如今將虎符交給太子,雖然分走了蒙家的勢力,卻也意味著分走了危險,蒙炎不是個頑固之人,自然也能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隻不過心裏多少還是有些不服氣的。

因為不甘心把自家保管了十多年的東西就這樣輕而易舉地給了一個草包太子,所以蒙炎才會處處針對君臨,可沒有想到,這太子和傳聞當中好像並不太一樣,身子沒有那樣隨時咳血的病弱,腦子也是異乎尋常的聰慧。

蒙炎到現在才終於明白,為何君陸一定非要安排他來教導君臨,麵前的這位太子並不是什麼草包病秧子,而是君陸認定的下一任雲州之主,他是想要讓蒙炎代表整個蒙家,都效忠於這位尚且還算是年少無知的太子,好助他成功的登上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