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京。
西元1910年4月26日,這注定是一個難以忘記的日子。
複興黨副理事長,國會參議院副院長羅元慶在華京遇刺,經搶救無效後死亡。隨即,複興黨理事長,在京進行三黨關於軍隊國家化談判的鄧武在羅元慶遇刺的當晚潛出華京,連夜乘上南下的獲取,於次日到達江南省的省府,原先臨時民國的首都江京市,並發表通電,要求中央政府嚴查副議長被刺一案。
其實,在羅元慶遇刺的那一刻,整個華京就已經亂了套,無數的警察密探穿流於大街小巷,查問每一個可疑的人,最終一無所獲。
隨著鄧武的通電,段世離十分的憤怒,他責令以內務部總長顧離為首,聯合數個強力部門去偵查此案。
三天後,一個可疑的人物進入顧離的眼中,很快,這個叫做吳清河的人就被帶入審訊室,經過幾分鍾的訊問,此人就將所有的一切都吐了出來。
吳清河原本是華京的一個小混混出身,在羅元慶遇刺前的一個晚上,有一個神秘人帶了200塊大洋和一把手槍給這一個有一定射擊基礎的人,讓他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刺殺羅元慶。
案情大白,顧離將案綜送到大總統府,第二天就登上了報紙。段世離原以為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也責令法院盡快審理此案,平息副議長遇刺一事。
但是很顯然,遠在南方的鄧武沒有接受這樣的一個案子,他再一次發出了通電,說,此案疑點重重,僅憑一個小混混如何接近重重保護的副議長,還有就是一個小混混為什麼會懂的設計,連發三槍,槍槍命中。最終,鄧武懷疑,這個叫做吳清河的小混混不過是中央政府推出來的替死鬼。
南北兩方你來我往的打了幾天的嘴炮之後,吳清河被壓到了法院,羅元慶被刺一案於5月6日正式開庭,這一天正好是羅元慶遇刺的第十天。
法院審理的結果讓到庭的所有記者驚爆了雙眼,謀殺了大量的膠卷。吳清河在法官宣布開庭之後就大喊冤枉,拒不承認自己就是謀殺羅元慶的凶手,並且提供了大量的不在場證據,就在法官宣布召喚證人的時候,這些證人居然就守候在法庭的外麵。
無奈之下,法官宣布休庭,該案擇日宣判。
大總統府內,段世離憤怒的將自己辦公室內一切能砸的全部摔在地上,他知道,羅元慶遇刺一案自己是進入了複興黨的圈套。
果不其然,在法院宣布休庭的半個小時之後,鄧武再一次的發了一個通電,他要求中央政府重新偵辦此案,一定要將真正的凶手捉拿歸案,而不是隨隨便便的就找一個沒有什麼背景的無賴出來頂包。即使要頂包也不能讓嫌疑犯在開庭的時候當庭翻供不是?
可是這條通點發出去沒多久,鄧武又發了一則通電,這一次通電的內容就有些駭人聽聞了,鄧武的通電說,由於在參議會中,副議長羅元慶經常反對段大總統的一些政策,導致段大總統的不滿,所以關於羅元慶遇刺一案另有隱情。
鄧武的通電並沒有明說,但是有心人根據他的通電都能繼續推導下去,知道所謂的另有隱情差不多就是段大總統安排的殺手刺殺的羅元慶。畢竟沒有羅元慶這個攔路虎,他的施政綱領才能更加暢通無阻的實施下去。
段世離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並沒有安排殺手去刺殺羅元慶,當然也不排除有手下人自作聰明去安排這樣的一次刺殺。但是現在從吳清河的認罪以及當庭翻供,以及對方在法院外的一些部署以及複興黨的反應速度,他不由得不懷疑這一切不過是複興黨自導自演的鬧劇。畢竟,羅元慶雖然跟自己有一些矛盾,兩人都有些自己的想法。但是,羅元慶同鄧武的矛盾不亞於他同自己的矛盾。
但是現在,這個羅元慶同鄧武的矛盾,段世離並不能發表一個通電,因為這已經被複興黨先發了出來,中央政府在發表一個類似的通電,也隻有落了下乘。
換來內務部總長顧離,讓他將調查的發現轉到複興黨的身上,看看,複興黨留在華京的一些人員之中有沒有線索。
但是,複興黨的動作之快還是讓段世離十分的側目,當天晚上,在京的複興黨議員再一次秘密潛出華京,南下江京。
第二天,鄧武在江京發表通電,先是訓斥了段世離就任大總統以來的一些政務上的失誤,然後又宣判其為了一己之私,為了獨裁統治,命人暗殺了一直持有反對意見的人士,接著又是秘密調查複興黨的其他議員,導致複興黨籍議員惶惶不安,不得已連夜掏出京華。最後,又宣布華京的中央政府不合法,在江京重建臨時國會,便再一次的就任臨時大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