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粉墨登場 第十五章 相湖艦隊(1)(1 / 2)

江南省,江京市。

鄧武默默的看了看身後的總統府,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轉身離去,隨後他帶著一群複興會的高級幹部以及幾十個擁躉上了停在江邊的一艘客輪。

他們打算先到江口,隨後乘坐遊輪出國,通俗的講,鄧武已經通電下野了。

原本,段世離還想要抓捕鄧武,可惜幾個公使館聯合下達了通文,說是既然政治人物已經下野,那麼政府便不能繼續捉拿政治人物,否則有違世界文明。

當然,段世離因為列強的警告再一次的砸了辦公室內的一些東西,但也是無可奈何,最終隻能對鄧武等一幹複興黨的高級幹部下達了禁令,禁止他們再一次的進入國內,如果他們進入國內被發現的話,直接抓捕。如果他們繼續待在國外,那麼民國政府不會對這些人有任何的製裁。

國內的複興黨被迫解散,很多黨員要麼轉投他黨,要麼就是就此脫離政治,回家種田讀書。

平叛軍的總指揮,原北洋第二鎮的鎮統製張文斌就任大江巡閱使,原第四鎮的鎮統製吳恒琦人南疆巡閱使,各支掌管著幾個省的地盤,實則上,這兩人將原複興黨的地盤給瓜分了。

當然,此刻龐易看著中樞發來的任命,任命自己為華中巡閱使,掌控華中三省的防務,實則上還是原先共和黨掌控的地盤,沒有任何的改變。隻是現在自己可以更加名正言順的統帥三個省的軍隊,不像以前,雖然是共和黨的副理事長,軍事委員會的主席,名義上掌控這共和黨麾下的所有軍隊。但是,現在畢竟在進行軍隊國家化的談判。若果談判成功,那麼到時候就沒有北洋軍和共和軍的稱呼,統一稱呼為中華民國國防軍。如果沒有中樞任命的華中巡閱使這樣的一個職務,那麼自己的這個所謂的軍事委員會主席這樣的一個黨內職務就是一個笑話。最起碼,中樞是絕對不會承認這樣的一個職務,一個省長居然能夠命令三個省的超過十萬人的軍隊。

說實話,在複興黨覆沒之後,共和黨尤其是共和軍的存在已經是一個很是尷尬的事情。為了保存共和軍,段嶽一邊同段世離就軍隊國家化的問題繼續談判,一邊又放棄了不少的利益為龐易換取了華中巡閱使的職務。即使,軍隊國家化真的談成了,整個民國的地方上所有的軍隊都沒有地方上的番號之後,有一個這樣的職務,最起碼也能掌控幾個師的軍隊,這樣,共和黨的存在就能保得住,而不是像複興黨那樣,一瞬間就灰飛煙滅了。

複興黨及其組建的臨時政府倒台之後,近十萬的民軍經過北洋南下的兩個巡閱使一番挑選之後,選擇其中的精銳補充進組建的軍隊然後回到了自己的駐地,剩下的老弱就地解散。當然,這些老弱原本進入民軍之時就沒有獲得任何的軍餉(複興黨的財政一塌糊塗,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財力去養活十萬大軍),他們很是高興的拿了一筆並不是很多的遣散費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繼續自己的生活區了。

最尷尬的就是南洋艦隊了,這支算是有些神奇的艦隊,新增加的兩艘主力戰艦是複興黨用陸軍軍費擠出來又同國外某列強勾搭上之後,才以很低的價格才買來的。但是這兩艘軍艦因為時間問題,質量並不是太好。畢竟輕巡的噸位達到了4500噸,是現在民國所有的軍艦之中噸位最大的一艘了,尤其是一座雙聯裝152mm口徑以及5座雙聯裝100mm口徑的火炮,對於一般小型艦艇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哪怕是一挑三,都能將2000噸以下的驅逐艦打的崩潰。所以,在複興黨徹底失敗之後,複興號輕型巡洋艦便被調入北洋艦隊,改名成海威號成為北洋艦隊的旗艦之後,剩下的那一艘1800噸的護法號驅逐艦就不被北洋艦隊看重了,畢竟質量差了些,而且,北洋艦隊已差不多有些飽和,沒有足夠的忍受來駕馭這軍艦了。將忠於複興黨的海軍官兵調入北洋,段世離可不放心。

因為南洋艦隊的軍港在華南的胡文省南文市,但是作為南疆巡閱使的吳恒琦確實一個妥妥的大陸軍主義者。因為,中樞財力困難,南疆的六個師的軍隊所需的軍餉均有南疆三省自籌,這當然也包括南洋艦隊。原本,段世離安排自己的嫡係進入南疆任巡閱使,為的就是將這三省的財政能夠上繳一部分給中樞,剩下的截留部分養六個師的軍隊已經很困難了,若是在養一支艦隊,哪怕這支艦隊隻有小貓三兩隻,吳恒琦也不願意。所以吳恒琦在上報中樞之後,稱南疆財力有些匱乏,無力承擔南洋艦隊的軍費,請求將南洋艦隊劃歸海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