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緣起(1 / 2)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隻為風月情濃。

山棱尚在,天地未合,卻隻見誓言成空。

情字何解?隻羨鴛鴦不羨仙。

愛以何堪?心如刀割肝腸斷。

————《引子》

傳說,在上古時代,女媧采來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頑石煉石補天,最後隻剩下一塊沒有用,扔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這塊傳說中的頑石經過煉化,有了靈性。能變大變小,自來自去。它見別的石頭都被拿去承擔補天重任,唯獨自己沒有入選,於是被遺棄後的它就整天自怨自艾,垂頭喪氣,鬱悶不已。

一天,正當他沮喪之時,忽然眼前一亮,看到一和尚與一道士遠遠走來。兩人舉止間透露著不凡。他們來到青埂峰下,席地而坐,侃侃而談。和尚瞥見這塊石頭小巧精致,潔淨晶瑩,便把它托在手上把玩著說:“小樣兒,看你一個人……哦不,一個石頭,在這兒孤零零的,爺來在你身上刻上幾個字,好讓人們見了就知道你是個寶貝,然後把你帶到人世間去兜一圈兒如何?”

石頭興高采烈:“好呀好呀!要刻什麼字?我們要去哪裏?那個……路費多少錢?”和尚哈哈大笑:“你先別問,日後自然會明白滴……小小石頭,知道的還不少!算我沒看走眼,果然很有靈性。放心吧,不要錢。隻要大爺點點頭,石頭也能去風liu!算你命好,趕上大爺今兒個心情好,帶你去人間瀟灑一把……”說完,他便把石頭放在口袋裏,與道士飄然離去。

不料,和尚的衣服不知是質量太差還是穿的時間太長----開線了……石頭中途從和尚的口袋裏掉了出來。那和尚卻渾然不知。石頭降落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漸漸地長大,成熟……後來----它依然是一頭孤單的石頭。可憐的石頭雖然沒有到達目的地,但是,故事並沒有就這樣結束……

又不知過了多少萬年,有個女子去野外遊玩,無意間見到了一塊巨石。她定睛一看,上麵刻著許多字。她以為是旅遊景點,於是就在石頭前擺了個POSE,用手機自拍了一張照片。正準備離開,她卻忽然又停住了腳步。她轉過頭,又把石頭上的字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仔細一研究,驚奇地發現,原來石頭上刻的是石頭被人帶入紅塵,投胎人世間的一番經曆。上麵什麼事情都有,隻是沒有年代。後麵還有一首詩:“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這女子覺得這故事很純很曖mei,便把石頭上麵所刻的文字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敲了下來,命名為《石頭祭》保存起來。她因受了石頭上故事的影響,便把那個故事改編了一下,發布到自己的博客裏,並發表了個評論:“滿屏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莫說博主癡,誰解其中味。”那個改編後的石頭上的故事是這樣的:

她說:很多時候,我們即使知道錯了也要堅持,是因為我們不甘心。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想起過去,是因為我們無能為力。

想要做的事情太多,於是不知所措……

如果能讓我重新再來一次,我希望你不曾出現在我的生命裏……

故事發生在XX年YY國。一個叫蘇州的地方。(注:也許可能似乎是現在的蘇州,然而未必不見得真的就是它。)蘇州城的閶門外有個十裏街,街上有條仁清巷,巷裏有座葫蘆廟,廟旁住著一家人。(注意:這跟那個“從前有個山,山上有個廟”的故事一點關係都沒有,不要想入非非。)

這是一個繁華的城市。這也是一個蒼涼的城市。

有錢的人可以混得風生水起,沒錢的人可以餓得五體投地。

類似這樣的對白每天都會無休止地在這個家*演。

“瞧你那沒出息樣,都奔五的人了,整天就知道伺候這些要死不死的花花草草,有什麼用?是能吃啊還是能喝啊?你看看人隔壁家的,都開上車了!你再看看咱家,女兒都三歲了,連個像樣的玩具都沒有……”

“你看你,又來了。要那麼多錢幹嘛,夠吃夠喝就可以了……一回來就嘮叨。又被上司罵了吧?消消氣,來,看看我剛種的蘭花……”

“我才不看。要看你自己好好看去。什麼破草爛花的,被你當寶似的稀罕。我說甄士隱,你掙不了大錢,就不能幫忙做點家務?結婚這麼多年,整天都是我一個人忙裏忙外,都快忙死了,你還有閑心種花養草!別擺弄你那該死的蘭花了,趕緊給我去幼兒園接英蓮,都快放學了!”

被罵了一臉夾雜洋蔥味唾沫星子的男人張了張嘴,望了望怒發衝冠的妻子,握緊了拳頭,用袖子擦了擦臉,最終卻什麼都沒有說出口。不是不敢說,也不是說不出,隻是不想說。因為自己沒什麼大本事,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任何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可以演化為一次劇烈爭吵的導火線。無需任何理由。所以,再怎麼辯解也是無謂的掙紮。早已習慣於此的甄士隱對此總是以不變應萬變----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