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從漫長時光中走出來的熊孩子(1 / 2)

【多想某天睜開眼醒來,發現自己還坐在小學教室的課堂上,老師擲來的粉筆頭正好命中額頭,短暫而微不足道的疼痛過後,所有遺憾和傷痕都將煙消雲散——人生在歡快的下課鈴聲中,重頭開始。】

還在國外時,就不止一次聽見老外們用驚歎的語氣評價A市的發展速度,每次聽到,深然心裏都會帶著與有榮焉的喜悅。如今回來了,當親眼目睹這座城市的變化後,當初那份淡淡的喜悅,卻一下子變成了濃濃的陌生。

記得有一則關於A市的報道就這樣形容來著,說是有人早上出城辦事,晚上回來就認不出這座城市了。聽起來似乎誇張,卻正是對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某種比喻。

深然看著出租車外的高樓大廈、行人車輛、街道商店……目所能及之處,盡是一派繁華景象。五年多的時間,本就繁華的A市更加現代化了,幾乎徹底變了個樣,如此煥然一新,新得他都認不出來了。

“小夥子是第一次來A市吧,是來旅遊還是來找工作的?”

熱情的出租車師傅說著一口銷魂的四川口音版普通話。大概是他臉上的迷茫神色太盛,像極了初來乍到者的不知所措,全然不似本地人該有的,所以才被誤認為是外地人吧。

“隻是忍不住想回來看看。”深然低聲回答,又像在自言自語。出租車師傅奇怪地看了眼後視鏡裏的他,繼續開車,沒有留意到深然說的是“回來”,而非“來”。

“小夥子,清源坊到了。”

下了出租車,一片半新不舊的熟悉樓房出現在深然麵前。沒記錯的話,清源坊也有十幾年的曆史了。他抬眼望著這片從小長大的地方,心底湧出一股悵然而又似悲似喜的感覺,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觸景生情吧。

他曾在這裏一天一天、平平凡凡地長大。童年時的懵懂無知、少年時的頑劣任性、青春期的叛逆自我……那些夾雜悲歡離合的成長歲月還曆曆在目,又遙遠得像是星空一樣。

之前在出租車上,司機師傅問他去哪裏時,他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這裏。來的路上,他甚至還幻想過一些很無厘頭的離奇遭遇,比如說會不會像電影裏那樣碰到一場奇妙的時光回朔——當他一打開家門,發現有些人都還在,有些事都還沒發生過。

就像某天你睜開眼醒來,發現自己還坐在小學教室的課堂上,老師擲來的粉筆頭正好命中額頭,短暫而微不足道的疼痛過後,所有遺憾和傷痕都將煙消雲散——人生在歡快的下課鈴聲中,重頭開始。

不知不覺間,已走到熟悉的305樓道裏。誰能想得到,有朝一日站在自家門前,心裏竟裝滿了物是人非的淒涼情緒。

深然打量著麵前的防盜門,就像打量一位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樣,緊緊關著的門上,有些地方的金屬漆都脫落了,露出一道道斑駁的鏽跡,像垂暮老者臉上難看的老人斑——昔日的鐵將軍已然老去,卻仍在盡忠職守的替主人看著家門——可是鐵將軍啊,你知道嗎,你日夜守衛的這個家……這一家人,早已各奔東西。

深然十歲那年,父母的感情就出現了問題。與別的夫妻吵架不同,他父母崇尚冷暴力。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兩個人,居然可以很多天不跟對方說上一句話,生動形象地演示了“視而不見”這個詞的具體用法。而不得不說,這種掐架方式遠比口頭謾罵和拳打腳踢來得文明有效,往往能讓人憋出內傷,而且最妙的是,你完全不必擔心會驚動到周圍鄰居,以至於被人免費看了笑話。

這世上最大的煎熬不是相愛不能在一起,而是明明不愛了,還要勉強生活在一起。所以有些事,注定會發生的。還記得,那是一個很普通的周六早晨,爸爸沉沉的聲音從客廳裏響起,透過臥室門縫,他看到爸爸拿出來一張紙,如釋重負的跟媽媽說:“離婚吧。”

直到現在,他都忘不了媽媽當時的反應。正要出門的媽媽若無其事地拿起包,冷冷地睨了一眼那張紙和爸爸,接著,麵無表情地說了聲“好”。那種平靜到不可思議的語氣,就像有人跟你說“吃飯吧”,於是你很輕鬆自然地回答“好”。

“深然,是深然嗎?”身後響起的驚呼聲,讓他一下子從回憶中驚醒過來。

一轉頭就看到韓叔一手拎著菜一手拎著公文包,滿臉驚喜地站著。這一瞬間的這個畫麵,竟如此巧合地重疊了他第一次見到韓叔時的情景。

那是在父母離婚之後,因為媽媽工作繁忙,他先是跟著爸爸回了杭州老家。誰知道沒過多久,繼母便登堂入室,自覺礙眼的他找了個機會偷偷打電話給媽媽。媽媽聞訊後,當天就趕來杭州接他。

“秦沐陽,我告訴你,我趙青竹不會讓自己的兒子被人說成是後娘養的!”在一向強勢的媽媽麵前,爸爸從來都是妥協的一方,更何況,剛剛再婚的爸爸……大概也想甩掉他這個包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