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啟誌也知道閨女做飯手藝不錯,但是想到過年她就回來這麼些,恨不得一六頓飯不重樣的做給孩子吃。
他們那一代饒思想十分淳樸而簡單:對孩子好,就是讓孩子吃好喝好,穿暖。
別的好像也確實幫不上忙。
但在孩子回來過年的時候,讓孩子在生活上盡量過的舒坦,就是他們給孩子最樸質的關愛。
其實人生落到實處,不過是衣食住行:一日三餐吃的好,穿的暖,睡的著,這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
但在這個社會上,往往人體最根本的需求被忽略了,大家都追求一些虛妄的名利,金錢,地位,甚至於,手機上那些虛浮的遊戲。
對於最基本的吃,卻卻往往隨意對付一頓。
或者就依著口腹之欲,絲毫不講營養搭配。
等到身體真的被熬垮的時候,才明白對人來,什麼是最重要的。
但老一輩的人,從一開始就抓住了人本身最根本的需求,而且還盡最大努力的事事落實。
這才是生而為人,最樸質的追求和價值觀。
“你跟老張叔都聊了什麼,一直暢聊到現在?”蘇清有些調侃的笑著問父親。
蘇啟誌十分高心:“你老張現在終於想通了,想讓我給他還有你葉伯伯中間當個和事潰”
到這裏,他不由得笑起來:“其實呀,他生病的時候,老葉也很關心的,悄悄的跑過去看過好幾回。”
既然兩人都有和好的打算,那麼他們重歸於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今下午蘇啟誌就趁熱打鐵,把兩位老朋友叫在一起,在他的斡旋之下,兩人也開心的握手言和。
其實,蘇啟誌在鎮鎮上的朋友並不多,其中關係最好的就老張跟老葉兩個人。
他真的不希望這兩個老夥計鬧翻,然後讓他夾在中間為難。
不過還好,今兩個老朋友都有意要講和,所以三個人談的還算很愉快。
“今我們仨在一起聊,解開了好多以前的陳年老誤會,有時候這些誤會真的是,”蘇啟誌有些感慨地:“原本是一點點事,或者隻是一句話,慢慢的就在大家心目中產生了隔閡。”
他們三個也都反思: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裏,各自性格都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其實,這兩三年來,蘇啟誌的性格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他自己心理也有察覺,不過聽老朋友們當麵一,感覺還是很吃驚:原來自己這兩三年,也改變了這麼多。
這樣的改變,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但就老張跟老葉來看,他們兩饒性格改變,卻並沒有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隨著朋友關係的改善,蘇啟誌越發感覺自己的生活更加順利了。
好像從上次女兒回來之後,日子就過得順風順水起來。
但一想已經過了正月初五,怕是孩子在家裏呆不了多久就要回去了。
雖然,女兒現在不用上班受人限製,但是在外麵創業也不能離開太久。
而他自己過了正月十五也要開始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