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賢從都喜歡跟植物打交道,記得高考之後,因為報專業還跟父母大吵了一架。
最後無奈還是屈於父母的壓力,報考簾時比較火熱的,網絡營銷管理類專業。
但實際上他更喜歡農業。
他父母好像對農業都有成見:因為他們一開始都是農村出身,後來靠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來到城市一步步打拚紮根。
所以很反對孩子以後再回歸農田。
但也許血液裏有著種田饒基因,所以,白賢從就對種植業很感興趣。
特別是果木類。
“我們果園這邊的工作遠比加工廠要累,但是工作內容相對比較自由。”蘇啟誌有些感慨地:“關鍵是這邊的工資上不去,鎮上就是有些不願意出遠門打工的年輕夥,姑娘基本上都去加工工廠,或者是成品銷售那邊上班了。”
蘇啟誌有些糾結的:“其實,以你的條件去成品銷售那邊工作最合適,學曆高,專業也對口。”
“但我更喜歡在果園這邊幹活。”白賢笑著搖搖頭。
怪不得合歡會找上他,原來白賢真的與其他青年與眾不同。
現在社會很少有這麼質樸,而率真的人。
特別是想白賢這麼大的青年,從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長大還能保持如此明淨的心態,真是難得。
在大家的一致勸下,白賢也有些猶豫:雖然他自己覺得現在身體狀況已經可以勝任任何工作,但就怕招聘單位不這麼人認為。
“再過一段時間,你氣色更好,身體更健壯一點到時候,我帶你去單位麵試。”蘇啟誌樂嗬嗬的拍了拍白賢的肩膀。
對於白賢願意沉下心在單位工作,他心裏還是很高心。
畢竟果園裏已經很少有年輕人了。
他們這幫老員工本科就要退休了,如果一直沒有年輕的新員工進來的話,果園很快就經營不下去。
並不是非要壓新員工的工資,主要是他現在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術性,前段時間基本上都在學習。
隻有認真幹上一年半載,才能熟練管理果園。
所以,一開始入職的新員工工資都很低。
正因為入職的工資低,所以就留不住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比較缺乏職業長遠規劃,工作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掙錢。
短期內又累又不掙錢的工作,他們基本都不考慮。
這也是現在果園麵臨的難題。
年輕的員工都去下遊的加工廠和銷售部門。
真正的產業上遊卻沒有人願意過來。
雖然都是同一個集團,但是每一個分公司經營者都不相同,所以員工無法自由流動。
蘇清還是第一次聽父親這麼認真而係統地介紹起他的工作單位。
以前,聽這個單位很緊俏,隻有在忙的時候,父親才能進去打零工。
其它時間,父親都是在奔波於各個建築工地之間。
後來還是通過田芬的關係,父親才正式入職到這家公司。
成為正式員工之前,蘇啟誌已經以編外臨時工的身份,在這個公司工作了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