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棗紅奶奶覺得自己挪到鎮上住,以後日子變得十分迷茫,她不知道自己以後能幹什麼?
好像跟她年紀差不多的人,現在都在積極的工作,帶孫子。
但是棗紅去上初中之後,她就一個人閑賦在家了。
原本她以為,在知命的年紀,就已經很老了,這輩子已經定局了。
如果不是心裏還盼望著兒子歸來,孫女年紀還,縱然是隨時走到生命的盡頭,也覺得很正常。
可能因為棗紅爺爺去世後,這十幾年的日子過得實在太辛苦,讓她整個人身心俱憊,同時又無力改變生活現狀,所以才把一切都歸結為衰老。
但事實上,通過這些跟蘇啟智的聊,她才發現,原來這位生活樂觀想法十分跟得上時代步伐,甚至還在工作中的,好心人,竟然跟自己是同齡人!
一開始見到蘇啟智的時候,棗紅奶奶還以為他,雖然麵相顯老一點,年齡應該隻有40來歲。
因為他的談吐舉止,跟自己比起來,十分富有朝氣,一點都不像是同齡人。
若不是蘇啟智看了她的病曆後,十分驚訝的告訴他兩人隻差一歲,早紅奶奶如何也不能相信,這個看上去,心態十分年輕的,中年人也跟他一樣,即將步入老年。
而棗紅奶奶則認為,自己已經步入老年饒行列很多年了。
從50歲開始,她就覺得自己已經很老了。
當然,如果按照她對上一輩饒印象,50歲確實已經算很老了。
因為那一代饒平均壽命都比較短,主要是那代人經曆過世道最艱難的時候,真的受了太多苦。
這些由於蘇啟誌經常過來跟她聊,跟她講了很多現代社會現狀。
蘇啟誌雖然性子很隨和,不管跟誰都能上幾句話。
但事實上,他卻幾乎很少真正敞開心扉,跟別人傾訴過自己心裏的苦悶。
也正是這樣,自從蘇清母親離世後來一直負重前行,把所有的苦惱都深深埋在心底。
即便是麵對老張跟老葉這兩個最好的朋友,他也很少敞開心扉傾訴。
因老張跟老葉跟他的出身,以及成長環境截然不同,有些事情他們未必能理解。
其實,就算跟蘇清母親,他也很少主動傾訴心底的無奈與苦悶。
主要原因是害怕給蘇清母親帶來心理負擔。
因為,之前親人給他帶來的大多數痛苦源頭,就是因為蘇清母女倆。
他們一來覺得蘇啟智不應該娶個帶孩子的女人,一直無償替人家養孩子。
第二就是譴責蘇清母親實在太自私,不願意給他生孩子。
對於這一點,蘇清母親也心知肚明,所以經常主動開解蘇啟智。
所以,當初蘇清母親還在的時候,蘇啟誌覺得自己的日子過的很幸福。
至少女兒爭氣貼心,老婆善解人意,溫柔美麗。
那時候他每次在外麵聽到別人冷言冷語,一回到家,看到老婆女兒如花般的麵龐,心裏立刻暖融融的。
正是由於蘇清母親經常開解,蘇啟誌的人生觀格局越來越大,輕易不會為外物所擾。
但是在蘇清母親離世後,他突然感覺自己的精神支柱完全崩塌了。
於是在父母的攛掇之下,稀裏糊塗的跟田芬結了婚,從此一腳踏入了痛苦的深淵。
現在,他終於徹底想開了,決定往後餘生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