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是個女流之輩,她又如何能懂得這其中的奧秘。
齊天小聖越想越不得勁,觀音菩薩說是去雲遊了說不定根本就沒出門,我怎麼這麼傻就相信了。救唐王李治就等於是救大唐子民,這樣的善事菩薩是不可能袖手旁觀的。不如我再去一趟,反正我這駕雲的本事了得,要不了一會功夫就到了。
心裏想著,也不和蘭花說明,出了房間,找了塊空地搖身一變,複了原形,一個筋鬥就到了普陀山觀世音居處。
隻見,觀世音菩薩一襲衣,麵若桃花,手持玉瓶,笑道:“你這猴子,不好好的在宮中當你的太子師,跑到我這裏作甚?”
“菩薩,菩薩,我有事求你,你為何避而不見。”
菩薩微微一笑道:“我不是避而不見,是你的要求我沒法答應你,隻好逛你說我不在。”
“這又是為何,菩薩一生慈悲為懷,為什麼對高宗李治這般不待見?”
“猴子,這世間萬物都是有因果的,當日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門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引起了天界的共憤,如今他的兒子身患有疾,將國事交給武皇後來辦理,這是天意,不是人為就可以改變的。至於以後的大唐是什麼樣子,也是天意,你隻需好好的當你的太子師就行了,事不關已,高高掛起。”
齊天小聖不滿的說:“菩薩,你隻需要治好李治的頭疼病就可以了,別的事都與你無幹。”
“偏偏是這件事我不能答應你,你且回吧。”
菩薩揮了揮手中的楊柳枝,笑道:“你自己的事情恐怕都沒弄清楚,倒關心起朝庭大事來了。”
“那當然,我是大唐子民,自然得關心大唐天下了。菩薩,你的意思是李治的病沒法治了?”
“是的,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也是對大唐王朝的懲罰。”
齊天小聖見菩薩把話都說到了那份上,知自己再說也無益,含笑問道:“菩薩,既然這件事情菩薩說沒法解決,我就聽菩薩的話,不作管閑事的,還有一事,請菩薩務必答應幫忙?”
“你這猴頭,又有何事?”
齊天小聖笑道:“菩薩,你知道我二師叔的養子豬小能,現在也在朝中為官,他特別想要生幾個兒子沒想到兩個娘子卻一人生了兩個女兒,他急的什麼似的,在家中擺了香案,求菩薩保佑給他送幾個子,今日我剛好來求菩薩,還忘菩薩能成全他這番心意。”
“這個,也是難事。”菩薩道。
“菩薩,你怎麼這樣待我?是不是我的麵子不夠大,求你辦兩件事你一件也不辦?”
菩薩笑道:“不是我不幫忙,而是這是他的命,他命中無子,不管生多少都是女兒。”
“這就怪了,你不是被人稱為送子娘娘嗎?看在他盼兒子都快盼瘋了的份上,你就送他一個兒子又能怎地?”
“你猴子,送子也是有數的,不是隨便送的,當日豬八戒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屢次要求回老莊和高小姐團圓,每一次都是因為女色,讓佛祖好生不滿,現在到了他兒子這一輩裏就讓他隻生女兒。”
“這就奇了,事情是我師叔作作的,和他兒子何幹?這種事情也要負連帶責任?是不是太說不過去了?”
“你這猴子,他命中無子,你勸他就不要強求了。兒女本是一樣,生了好女兒比兒子要強的多。”
齊天小聖不滿地說:“菩薩,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的事你不辦算了,我弟弟的事你好歹給他辦一下,不要說多送幾個,送他一個兒子總行吧?”
菩薩笑道:“你這猴子,世間的事都是有數的,我也不是無所不能,上天的旨意是不能改變的,你還是請回吧?”
齊天小聖叫道:“觀音菩薩,我兄弟天天在家裏敬你,你這樣不給麵子。”
“能給的麵子我肯定會給,隻是這件也我是無能為力的。”
齊天小聖大失所望,說:“你總不能讓我這大遠來一趟白跑吧,而且我已經跑了兩趟了,事不辦也就罷了,給點東西留點念想,如何?”
菩薩笑道:“你這猴子,原不是愛沾便宜的人,什麼時候也學的這般俗氣,竟然成了濁物。”
“菩薩有所不知,在紅塵中生活,難免會沾染一些俗氣。”
“僮兒,將我玉淨瓶裏的柳枝給他剪下一枝。”
門僮從屋內拿了剪刀,從菩薩手中的玉淨瓶裏拿出柳枝,剪下一枝,遞與齊天小聖說:“這可是世間少有的好東西,你拿回去後,插在你家院子帶水的陰涼處,自會長成參天大樹,可保你一家平安。”
齊天小接了柳樹,雙手抱拳,給菩薩行禮道:“多謝菩薩,這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