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生命複製(1 / 1)

在生物工程開始興起的時候,人類就開始研究對於自身生命的絕對複製!

我們知道,我們的一生從其本質上來說是由記憶組成的,隻有記憶每個人是不同的,由記憶的不同生出感知的不同,比如,兩個人麵對同一株含羞草,前一個人手指出於好奇,碰了它的葉子,便會看到葉片緩緩收攏的嬌俏樣子,傳說楊貴妃的羞花之名便是如此而來;而後一人,也是出於好奇,不過不幸的是,他的手指碰到的是含羞草的枝幹,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含羞草擁有和玫瑰極其相似的尖刺吧,玫瑰的刺紫紅帶綠,它的刺卻是嫩嫩的綠色,隱在通體碧綠中,一般人咋然之間,還真發現不了,就這樣,他的手不小心就被刺狠狠親吻了,這時我們又知道,人在受到傷害的時候,不管是否察覺,心裏總會有一抹厭惡劃過。那麼他的記憶中就有這樣的記憶,含羞草有討厭的刺,而另一人就會有含羞草有可愛的葉子的記憶,從而衍生出對同一植物的不同感知,就如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不同的實踐經驗和往事記憶,便會得到不那麼一樣的結果!

當然也會有人說起身體也是不一樣的,人有高矮胖瘦,美貌醜陋,就膚色也不盡相同,有的人體質孱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有的人卻飛簷走壁,潛泳蹦極,恣意挑戰生理極限,這又如何解釋,然而生命的法則就如達爾文所說,“物競天擇適著生存”,盡管醫療的進步不斷延續人類的平均壽命,但是不夠優秀的基因的存在,總是有那麼點浪費社會資源的,民主保證每個人都有擁有後代的權利,於是保證每個出生的孩子都是選擇中的最優基因就無比重要了。經過幾個世紀的政策推行,最優與最優的強強聯合,人類普遍體質大大改善,早已擺脫了體質上的困擾,即使有所差別,也已不大。

那麼真正大大不同的隻有記憶,或者說思想了。

那麼問題來了,即使人類不斷改進醫療,壽命不斷延長,但是生物細胞分裂總有衰減的時候,細胞死亡的數量卻不斷在增加。換句話說,也就是,人還是會死去,歸為一抔塵土。與意識共生的身體離去,意識也將迅速消亡,那麼獨屬於這個人的記憶也將永恒地消失,這個人就泯滅於宇宙之中了。

那如果技術手段允許提取完整的意識注入新的身體呢,當然基於人權,那具身體是由這段意思原先的身體細胞基因組成,由科學的手段使他重回年輕,但是不允許意識存在,直到他本身的意識注入那具身體呢,那算不算是另外一種長生不老呢!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永生,基因的限製,財力的窘困,個性的使然,都將影響永生的可能。但是隻要有可能,那就可以嚐試不是麼!

為永生所吸引,全世界的科學怪物都投入了這項研究中,這群IQ爆表的混蛋們經曆數十年的辛苦研究,理所當然地成功了,卻引起了那場史上最為慘烈的無形戰爭,時至今日仍舊引為禁忌,研究成果被毀,記錄那場戰爭的所有資料被銷,官方的曆史教科書上也隻用隻言片語將其一筆帶過。如今也隻有少數強大世家的機密信息庫裏能重現當時的慘狀,那項研究的所有技術都被分割交由但是勝出的世家守護,以防戰爭重啟。

也有不少世家在鄭重交涉後,加以限製,將某幾項技術用於器官重造,斷肢再植,森林綠化,動物瀕絕控製等項目,然而各個世家為保持平衡,這些項目雖有合作,卻從不相互借鑒,彼此小心翼翼,隨之年歲的過去,有些技術也不在是秘密,但也不過是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