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極度稀缺的防熱洞裏,黑壓壓地擠滿來自各方的人,相比於冰膜計劃和斷鏈計劃,進入防熱洞是最可靠的辦法。
加之現在冰膜計劃也已經泡湯,防熱洞便成為老百姓爭奪的地區。
各國加強了對防熱洞和水域的管理,但在這樣的大災大難下,這種管理的難度極大。
幾十年前被反體組織重新封堵的王家地窟,再次被人們用大當量的tnt炸開,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防熱洞。
過去擔任軍隊指揮官的戰小舟和他的幾名戰友,正組織著上成千上萬名群眾,浩浩蕩蕩地進入地下防熱洞。
不過,組織一群沒有經過訓練、沒有軍紀意識特別是喝水吃飯都成問題的隊伍,難度可比組織一支部隊行動大多了。
過去,反體組織的地下洞穴,誰也不會去也不敢去,即使反體組織被清除後,也沒有人願意去,怕給自己帶來晦氣。
現在不得不去時,大家都傻眼了,下麵到底有什麼?特別是人類生存必需的水和食物有嗎?
當然溫度倒是不用擔心過多,畢竟目前來說,地表溫度肯定是高於洞穴溫度的。
如果洞穴內什麼都沒有,即使能躲過高溫的炙烤,這些人早晚也會被餓死。
如果隻有一些極度匱乏的資源,那麼這些人在餓死之前很可能會因爭奪資源發生鬥毆和內亂,這也是一種可能性極大的死亡方式。
當然,理論上講,地下水是應該有的,否則反體者是怎麼活過來的,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糧食,反體者被剿滅,反體機器人也被清除,沒有誰會在洞穴裏種糧食了。
能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國家為這些人配發了僅供數日生活的糧食,而這些糧食的運送,戰小舟交給了人群中的青壯年。
混亂時期,也許是來不及精心籌劃,很多行動都帶有盲動性,這些人進入洞穴的哪個區域,如何分布,這些問題都需要臨時確定。
人群還沒有完全入洞時,已經有人開始抱怨,肚子餓了、走累了、口渴了……要求發放食物。
“長官……你看看,這孩子都快渴死了,該發水了吧!”一名婦女不知不覺地繞到戰小舟旁對他說。
戰小舟一看,婦女抱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嬰兒,這嬰兒藍色發黑,皮膚幹燥、嘴唇幹裂,完全沒有細嫩的皮膚。
此前已經規定,發放水的時間是固定的,但一看到這可憐的嬰兒,戰小舟隻好令婁方田悄悄遞給婦女一小瓶水。
可他這一給,立刻有人說:“長官發水了!長官發水了!”
接下來,一群人迅速圍了過來,要求給他們發水……
戰小舟解釋,說還沒到時間,但沒有任何一點作用,沒有誰會聽他的,甚至有人動手搶水了。
這些搶水的人實際上早有想法,隻是沒有一根導火索而已。
戰小舟很快明白,這些現在搶水,接下來便會搶糧,再下來就互相打鬥,會不會發生古代那種“人吃人”的現象?這些都不好說。
很快,戰小舟就完全控製不住局麵了。他逆著人群,滿臉愁容,慢慢朝外走去,外麵的人群繼續奮不顧身地朝裏麵擠。
戰小舟走出洞穴後,明顯感覺更加不對頭,因為地表的溫度似乎又升高了很多,外麵的群眾已經排成一個長隊,因高溫暈倒甚至死亡的人不計其數,這個時候,已經沒有醫生了,沒有救護車了,因為大家都一同遭殃。
戰小舟還發現,此時的周圍光線更刺眼了,他下意識地朝太陽方向看去,隻是一個模糊的小圓盤,它的光和熱已經不那麼強勢了。
再看看紅環方向,它似乎又增大了數倍尺碼,地球上,應該是整個太陽係所接受到的光和熱,都來源於它。
戰小舟不是天文學家,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在這個時候,他接到一個電話,是辛鏹打來的:“小舟,根據上級指示,請你快速到我這裏來一下。”
戰小舟問什麼事,辛鏹沒在電話裏告訴他,隻讓他速到天文台。
戰小舟到達天文台後,辛鏹已經召集了大量的專家學者,他們都帶墨鏡,傷身赤裸,下身著短褲衩。
辛鏹示意戰小舟坐到指定位置,然後沉重地說:“我不得不報告一個沉痛的消息,那就是,我們的地球,可能要不複存在了。今天召集來的,都是我們人類的精英骨幹,現在需要大家做的是,怎麼保存我們人類的火種。這個事情,現在每個國家都已經展開了。”
即使辛鏹不說,專家們也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畢竟地球現在的狀況大家都知道,別說這些專家們,就是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地球可能要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