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渠國一百八十七年。
皇後柳雲眉殯天於寢宮內,皇上與皇後伉儷情深,昭告天下深表哀思。
南渠國大殿之上,“正大光明”四個大字,莊嚴的懸掛在金鑾殿,真龍威嚴的雕刻在柱子上,龍椅之上威嚴而坐,皇上一甩龍袍長袖,道:“尚書大人,你再說一遍。”他的話中帶著威脅,頗有一種你再說一遍試試的感覺,他的眼不怒自威,令人膽戰心驚。
滿朝文武皆都跪了一地,更何況那位尚書大人,他的額頭抵著地麵,汗水成了一灘,道:“皇後是禍國殃民的妖女,絕不可葬入皇陵,這會壞了南渠國的龍脈呀。”
“那是朕南渠國的皇後,朕明媒正娶的妻子,如今到了你的嘴裏,竟成為了妖女,好一個禍國殃民的妖女。”皇上狠狠一拍,眼前的桌子為之一震。
整個金鑾殿上鴉雀無聲,皆不敢直視皇上,生怕禍及池魚。皇上六歲登基,執政四十三年,從未發過脾氣,如今這是頭一遭,卻足以讓所有人提心吊膽。
尚書大人暗中叫苦,他不該收貴妃的好處,如今觸怒了龍威,他不得不硬著頭皮,繼續說下去,道:“皇後有隔空取物的本事人盡皆知,她一抬手便會下雨,這豈不是妖孽的本事。”
“你怎不說,皇後是去求雨,感動上蒼,這才國泰民安呢。”皇上不免心涼,皇後還在時,他們誰敢多言,一個個都是恭敬至極,一片祥和,現如今,真是物是人非。
“皇上,普通人哪有會如此妖法的呀!”尚書大人一副忠心為國的摸樣,捶胸頓足哀痛道:“微臣,這也是為了江山社稷呀。”
鏗鏘有力的沉著之聲,伴隨著斬釘截鐵的堅持,道:“老臣也如此認為。”
那是一名坐在大殿之上的老者,他的頭上有精致的冠玉,長長的白眉垂在臉頰兩旁,一雙不怒自威的眼,足以顯得他身份的高貴,他的手上把玩著翡翠珠子,一個珠一個珠的撚過,目不斜視的緊盯龍椅上的皇上。
話音落地,一陣騷亂。眾大臣皆都注目於坐在椅子上的丞相大人。
這可是三朝元老呀,太上皇欽點的輔政大臣,更是先皇封賞的一品太傅,當今皇上為了彰顯他的尊貴,特地免去了他的跪禮,擁有上朝賜座的恩典。
“陳國公,你也如此看呀!”皇上壓抑著自己的脾氣,用手指輕點椅子,心中在算計什麼,不由讓人心生畏懼,這個老東西可不好惹,總是拿上皇說事,牽涉朝政,平日裏看在他是有功之臣,所以頗顯遷就,如今竟插手起皇後的事來,看來是活的太安逸了。
“老臣認為,先皇後疑點太多,不可輕易葬入皇陵。”丞相拄著拐杖站了起來,他故意挺直錚錚鐵骨,硬氣道:“皇上是不是認為,臣子不可牽涉後宮之事,朝堂之上如何激烈,也不能改變皇上的家事,老臣奉先皇囑托,不可不考慮國之根本。所以為了南渠國的龍脈,老臣必須這麼做。”
說罷,丞相步履蹣跚的向前一步,有氣無力的跪在地上,扣頭誠懇的道:“請皇上贖罪,老臣已經命人攔下了皇後的棺材。”
皇上拍案而起,再也不給丞相留任何顏麵,他念著丞相效忠先皇的情誼,可是他卻絲毫不給自己這個皇上半分薄麵呀,道:“你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