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壓,完完全全的碾壓。
以為“飛將”的能量被那一通密集的火力投射大量消耗的母熊孩子們,一個個前仆後繼的上場想要趁著“飛將”能量不足這個便宜將其擊落,然後一個個麵對著刀若蓮近乎毫不保留的密集火力而敗下陣來。
IS這種東西,想要補充能量,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汽車補充汽油需要去加油站,但是你不去加油站,自己提著一桶汽油從油箱口倒進去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IS不同,整個能量的補充過程需要一係列的專業設備和人員進行緊鑼密鼓的複雜工作,還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中間牽扯的精密操作,讓普通人看著都眼暈。同時,即使是現在的軍用IS,對於能量來源的IS核心的出力少做乃至不做限製,從而使得出力和持久力大幅上升,卻也無法改變IS核心的能量存量,屆時過度消耗的IS能源,會導致重新充能的複雜程度與消耗的時間大幅度增長。至於所謂的緊急充能什麼的,也僅僅是一種IS互相之間的能量轉移,本質上所能攜帶的能量依舊沒有改變。
在這裏的比鬥,雖然並沒有讓參賽的IS的出力調整到完全的軍用機的出力等級,卻也不是Mondo.Grosso這種河蟹有愛的體育運動所能比擬,但是,對於總的能量存量卻依舊做了限製,雖然沒有外麵的比賽的能量的限製那麼嚴格,卻也隻有不到十倍的能量貯備,看著很多,但是在麵對更大的出力消耗,搭載的更多的實驗技術,以及參加比賽的選手的技術與實力等實際額問題時,其戰鬥的持久力,比起外麵進行體育級別比賽的受限製的IS的之久力,能夠達到三倍的時間就已經是很不錯的結果。
說了這麼多,關鍵就是在於“飛將”的能量存量,給前來挑戰的各國選手的印象就是:雖然看起來威猛無比,但是現在的“飛將”的能量留存,理應是進入了不足的狀態。因而,借此機會,趁著刀若蓮似乎是腦殘了一般的連續向著全場挑戰的時候,直接下重手將“飛將”擊破,甚至能夠帶回其殘片,便大大的值回票價了。
因而,在庫拉麗莎·哈露法芙的Schwarze·Zweig被一通華麗的彈幕擊破之後,幾乎是毫不間斷的上來下一個人來,向著刀若蓮挑戰。隻是,出乎她們意料的是,這已經是庫拉麗莎·哈露法芙被擊敗之後上場挑戰“飛將”的第四個人了,刀若蓮使用著的“飛將”,卻是依舊火力猛烈,機動迅捷,按照正常狀態下的計算,在方才這數場比賽中,“飛將”所消耗的能量,即使是使用完全沒有限製的IS核心,也該將能量耗盡了,怎麼能像現在這個樣子,和方才擊敗庫拉麗莎·哈露法芙時一樣,六處火力全開,將對手以壓倒性的優勢打落場去。
實彈?她們應該都是這麼想的吧。IS的一種用來保證火力輸出的持久性和戰鬥時間的持久性的方法,就是采用實彈,將武器與後備彈藥裝備在package裏麵——這是一直以來使用的一種方法,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法國的“疾風之再誕”,幾乎完全采用實彈武器,加大了package的容量,甚至個別的還采用了非IS核心所屬的額外的package這種從IS誕生後便開始研究,用來替代不可複製的IS核心的部分功能的技術,從而使得“疾風之再誕”的武器容量和彈藥的攻擊相對於其他的二代機而言,相當的充分。隻是,問題是“疾風之再誕”的能量武器匱乏,如果使用能量武器的話,依舊要大量消耗IS的能量,失去其持久性強的優勢。
能量兵器是難以像實彈武器那樣使用彈夾的,關鍵是現有的技術裏麵,將大量能量封存到小型化的彈藥內部,然後還要能保證使用時封存能量的爆發性,這個問題到現在還沒有克服。因此,現有的IS的能量武器,對於機體而言,是巨大的能量消耗,是護盾和持久性的大敵,能量武器用的越多,能量就掉的越快。
而此時,飛將四隻手上的突擊步槍,兩把是實彈武器,另兩把是能量武器,在加上比賽中表現出來的能量突擊步槍的射速,對於“飛將”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能量消耗戶,更別說肩後攜帶那門口徑巨大,出力凶暴的光束加農炮了。按照刀若蓮的這種消耗的方式,“飛將”在擊敗庫拉麗莎·哈露法芙之後,能量消耗應該相當可觀,而接下來的一戰時,刀若蓮依舊像是擊倒庫拉麗莎·哈露法芙那樣的火力全開,結果,又是四場比賽,“飛將”消耗的能量,恐怕都已經耗空了三枚IS核心的能量儲存了。
輔助能源這種東西,在IS剛問世便已經開始研究了。不單單是輔助能源,package,絕對防禦,one-off-ability,核心網絡,這些隻有通過IS核心才能存在的功能,不久之後便被研究出來了替代產品,各種額外的功能裝備早已被安裝在了IS上麵。隻是,每一種功能的替代設備的進度和實用度上麵,有著相當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