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要這東西護漁幹什麼,嘛,你懂得……
“首飛”開始了——話說,這種已經進行了完全格納的“IS”現在是進行“首飛”,你這話說出來不覺的有點問題麼——現任海洋局某海警編隊隊長的姬再招——依然是大校——在清晨的寒風中,從專門為她準備的座椅上麵起來,隨意的走了幾步。踏步之間,她脖子上的吊墜發出仿佛被壓抑著快要爆開的氤氳黑光,隨著她一步踏出,整個人便仿佛踏在了台階之上的網上升起了少許:這是那道黑光纏繞在姬再招的腳下,瞬間凝固成了藍黑色的構件,墊在了她的腳下;再踏出一步,姬再招再度的上升了少許,比起剛才更加厚重的構件將姬再招墊的更高,四步下去,腰部以下的構件已經隨著姬再招的前行分成四個層次順序全部裝著完成,第五步開始,姬再招的雙手也開始被黑色的光芒所纏繞,隨著她繼續的前行,雙臂之上的渾圓的附著在人體手臂上的構件轉眼之間便全部成,而仿佛是浮遊在肩上的兩隻主力機械臂,也已經開始從姬再招的兩肩出現,轉眼之間便已經向下展開,露出那藍黑色的棱角分明的姿態;軀幹上護著前胸和腰部的構件在主機械臂構件完成的同一瞬間一同完成,接著的便是背後那個造型別致的噴射背包,以及隨後出現的和“虯龍”的背部結合的飛行組件:從“伏魔”的初始組件上改進而來的飛行構件,最後出現的,是姬再招頭上那一圈仿佛頭盔一樣的頭部組件,以及最後從額前仿佛生長一般的出現的,金色的分叉獨角。
雖然以姬再招的實力展開“虯龍”不需要半秒,但是,今天這是一場表演,她便使用了這種拉風的手段逐區裝著,十幾步之間將“虯龍”緩慢的裝著完成,站立於聚光燈的映照之中。
金色的分叉獨角,提坦斯色的機身,既有機械的棱角分明卻又充滿了藝術的美感,將“報喪女妖“機娘化的造型果然很帥氣,那背後一對機械翼更是展現出了一次邪異的氣息。姬再招朝著主席台揮揮手,然後發動了“虯龍”。眨眼之間,原本站立於地上的機體已經飛上天空,四道拖得長長的湛藍尾焰向人們標示出天鵝絨色的尚未發亮的天空中的“虯龍”的位置。
接下來的,便是一個接一個的飛行科目,空中的虯龍的身姿難以用肉眼捕捉,隻能通過那標誌性的四條尾焰才能讓人看到它的位置。“虯龍”展現了第一狀態之下的優異性能,仿佛是攪亂的線團一樣的飛行軌跡讓人無不驚異於它的性能強大——要知道:之前的“飛將”也曾經做過飛行展示,可是,刀若蓮卯足了勁也不過能讓當時的“飛將”的飛行軌跡與現在的“虯龍”相似,但是,那也快要達到刀若蓮的極限了——人的極限,不是機體的極限——但是,“飛將”的機動性比不上“虯龍”已經是板上釘釘了。至於“伏魔”,蔭可以操縱它飛的比現在的“虯龍”更加的詭異,隻是,在對上“虯龍”的二段形態:NTR的時候,也難以趕上那超越了人體極限的速度:這還是在“虯龍”的性能全麵受限的前提下。
原定半個多小時的“首飛”,很快便完成了。隻是,不知道姬再招收到了什麼命令——多半是讓下麵的CC那啥V的記者們再多拍幾張,便繼續飛了一會。不久,天空已經開始蒙蒙亮了,“虯龍”懸停在半空,向地麵上報告著“首飛”的各項數據記錄。待到報告完成,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太陽,已經開始升起了。姬再招便朝著東方飛了過去,繞了一個圈,身背著緩緩升起的朝陽,慢慢的從太陽的方向落了下來——畫麵滿點。
在幾乎所有人都在看著空中正在拉風的落下的“虯龍”的時候,我卻不經意之間,發現了同樣從東邊過來的兩個身影。隻是,這兩個都是在地上,緩緩的前行著。我拿起為了觀看“虯龍”準備的望遠鏡——這玩意沒有排上什麼用場,難以追上“虯龍”的身影——朝著那邊望去:從地平線上出現的,是兩台機體。左邊的,渾身棕紅,渾身上下既是流線型也長著一堆角一樣的東西,然後那個微微泛起紅光的條狀物使得我認出了它來:這是“伏魔”,是蔭,蔭正在揮舞著鞭子,作勢要抽另外的一台機體。
而另外一台,棱角分明卻有著更加流線型的設計,紫紅色色調的機身,雙手各拎著一柄短柄的關刀,還有駕駛員那在這個距離也看的清清楚楚的飛機場和在風中飄舞著的雙馬尾,那是凰鈴音。
在我看出來來的人是凰鈴音的時候,凰鈴音“吧唧”一下撲倒在地,不起來了。